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青玉案·其四暮春旅怀》
《青玉案·其四暮春旅怀》全文
宋 / 刘辰翁   形式: 词  词牌: 青玉案

无肠可断听花雨。沉沉已是三更许。

如此残红那得住。

一春情绪,半生羁旅,寂寞空山语。

霖铃不是相思阻。四十平分犹过五。

渐远不知何杜宇。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人在江南路。

(0)
注释
无肠:形容心情极度悲伤。
可断:能够割断。
花雨:落花如雨。
沉沉:深沉的夜色。
三更许:大约三更天。
残红:凋零的花朵。
一春:整个春天。
情绪:情感。
羁旅:漂泊在外。
寂寞:孤独。
空山语:在寂静的山中自言自语。
霖铃:古代丧事中的乐器,象征离别。
相思阻:思念的阻碍。
四十平分犹过五:四十岁已经过去大半。
犹过五:超过一半。
渐远:越来越远。
杜宇:杜鹃鸟,叫声凄凉,常用来象征离别和哀愁。
不如归去:不如回家去。
江南路:江南的道路。
翻译
无肠可断听花雨,沉沉已是三更许。
如此残红那得住。
一春情绪,半生羁旅,寂寞空山语。
霖铃不是相思阻。四十平分犹过五。
渐远不知何杜宇。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人在江南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山水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深切思念和旅途中的寂寞之情。从“无肠可断听花雨”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分,听到细雨如丝般打在屋檐上的声音,而这种声音更激起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在“沉沉已是三更许”中,时间的推移和深夜的寂静加剧了诗人的孤独感。接着,“如此残红那得住”表达了对于春天美好的不舍与留恋,而“一春情绪,半生羁旅,寂寞空山语”则总结了诗人此时的心境:一季的春光带来的无限情感,以及因长期漂泊而生的孤独。

“霖铃不是相思阻”这一句,通过对比声音和思念之间的关系,强调了思念的深重。随后的“四十平分犹过五”则是用古代时间计量来表达夜晚的漫长与诗人内心的焦虑。“渐远不知何杜宇”表明诗人在旅途中逐渐迷失方向,无法确定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

最后,“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人在江南路”则是对家乡的深切渴望,以及对当前旅途中的无奈与孤独的强烈表达。诗人通过重复“不如归去”,传递出一种迫切的心情,似乎只能通过回到故土才能解除内心的煎熬。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精致的笔触和浓郁的意境,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思念与孤独的夜晚旅途中,让人不禁感慨。

作者介绍
刘辰翁

刘辰翁
朝代:宋   字:会孟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生辰:1233.2.4—1297.2.12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
猜你喜欢

赤栏湖

朝泛赤栏湖,暮宿黄金浦。

多少采菱船,来问襄阳估。

(0)

山中杂咏·其二

山中雪色猿,子母常连肘。

挂臂饮丹泉,攀花酿仙酒。

(0)

题海湛画卷

溪渔罢钓归,残雪蓑上落。

暝色踏扁舟,翩然似孤鹤。

(0)

逢破瓢道人吴少君

山人爱一瓢,时时负肩背。

贻我巨胜花,来自白羊队。

(0)

即景

秋风靡靡吹,舟入芦花里。

相呼隔岸人,声堕半江水。

(0)

题王恒叔园居十咏·其二先月墩

寒潭明似镜,秋半净于扫。

携酒荡兰桡,月出林端早。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