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肠可断听花雨。沉沉已是三更许。
如此残红那得住。
一春情绪,半生羁旅,寂寞空山语。
霖铃不是相思阻。四十平分犹过五。
渐远不知何杜宇。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人在江南路。
无肠可断听花雨。沉沉已是三更许。
如此残红那得住。
一春情绪,半生羁旅,寂寞空山语。
霖铃不是相思阻。四十平分犹过五。
渐远不知何杜宇。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人在江南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山水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深切思念和旅途中的寂寞之情。从“无肠可断听花雨”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分,听到细雨如丝般打在屋檐上的声音,而这种声音更激起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在“沉沉已是三更许”中,时间的推移和深夜的寂静加剧了诗人的孤独感。接着,“如此残红那得住”表达了对于春天美好的不舍与留恋,而“一春情绪,半生羁旅,寂寞空山语”则总结了诗人此时的心境:一季的春光带来的无限情感,以及因长期漂泊而生的孤独。
“霖铃不是相思阻”这一句,通过对比声音和思念之间的关系,强调了思念的深重。随后的“四十平分犹过五”则是用古代时间计量来表达夜晚的漫长与诗人内心的焦虑。“渐远不知何杜宇”表明诗人在旅途中逐渐迷失方向,无法确定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
最后,“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人在江南路”则是对家乡的深切渴望,以及对当前旅途中的无奈与孤独的强烈表达。诗人通过重复“不如归去”,传递出一种迫切的心情,似乎只能通过回到故土才能解除内心的煎熬。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精致的笔触和浓郁的意境,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思念与孤独的夜晚旅途中,让人不禁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