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何秀整,风磴颇峥嵘。
寺古残僧病,门深旧犬迎。
崖蜂将割蜜,涧鸟自呼名。
毳衲典刑在,萧然物外情。
秋山何秀整,风磴颇峥嵘。
寺古残僧病,门深旧犬迎。
崖蜂将割蜜,涧鸟自呼名。
毳衲典刑在,萧然物外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秋日山林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寺庙的古朴与僧人的淡泊心境。首句“秋山何秀整”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展现出秋天山色之美。接着,“风磴颇峥嵘”一句,通过风声与山石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峭拔而又清冷的氛围。
“寺古残僧病,门深旧犬迎。”这两句描绘了寺庙的沧桑与僧人的孤独。古寺历经岁月洗礼,显得破败而静谧;僧人因年老体弱而显得病态,但门前的老狗却依然忠诚地迎接访客,这一场景既显出僧人的超脱,也透露出一丝人间温情。
“崖蜂将割蜜,涧鸟自呼名。”这两句则转向自然界的生动描绘。崖上的蜜蜂忙碌于采蜜,涧中的小鸟自由自在地鸣叫,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展现出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
最后,“毳衲典刑在,萧然物外情。”点明了诗的主题。毳衲,指僧人所穿的袈裟,这里借指僧人。诗人通过描述僧人的形象,表达了对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通过对山寺、僧人、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静谧深远的意境,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五年尺牍不笺天,一日除书到枕边。
感欲宣心笔无语,恩惭糊口鼎馀饘。
说骖尚恐传音误,书马还思习札便。
烛灺烧残人未寝,却输铃下惬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