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野中鹄,羞与鸡鹜群。
岂不事饮啄,侪偶各自分。
忍饥赴东海,高击摩天云。
鸱雏获腐鼠,阉鄙何足云。
会言时数奇,归来谢尘氛。
逍遥野中鹄,羞与鸡鹜群。
岂不事饮啄,侪偶各自分。
忍饥赴东海,高击摩天云。
鸱雏获腐鼠,阉鄙何足云。
会言时数奇,归来谢尘氛。
这首诗通过对比野鹄与鸡鹜的不同生活态度和选择,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向往。首句“逍遥野中鹄,羞与鸡鹜群”描绘了野鹄独自飞翔于广阔天地间,不愿与鸡鸭等低俗之物为伍的形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高尚品质的追求。接着,“岂不事饮啄,侪偶各自分”表明即使面对生活的选择,野鹄也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
“忍饥赴东海,高击摩天云”进一步展示了野鹄为了追求更高远的目标,不惜忍受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精神。而“鸱雏获腐鼠,阉鄙何足云”则通过对比,讽刺了那些满足于低劣事物、缺乏远见的人,强调了追求卓越的重要性。
最后,“会言时数奇,归来谢尘氛”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无奈与对世俗的厌倦,希望在远离尘嚣的地方找到心灵的归宿。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深刻揭示了诗人对自由、高尚与独立精神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批判与反思。
断屿留云,澄波浸月,际空一白。
老柳扶疏,微风飏柔碧。
篷窗鬓影,如燕子、翩飞斜掠香陌。
花外琼箫,疑秦楼仙迹。芳洲两侧。
绿盖红衣,依稀旧时色。沙鸥夜梦,正熟万缘绝。
晨夕独经行地,凝望斗南箕北。
指啸台高处,双桨来时曾识。
珠箔飘烟,珧窗阁雾,一片夕阳红浅。
麝月香消,犀云妆冷,高楼凤箫声换。
甚莺燕,纷来去,芳菲弄春晚。总销黯。
忆西园、翠衫银榼,自劝驾、东皇落英飞辇。
何处不天涯,奈心远、杨花尤远。
休恨杨花,恨霜华、菱镜渐满。
把琴丝弹彻,云水玉人湘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