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指云庄碧巘标,轻寒微递素秋朝。
两山抱谷行十里,一水萦流渡廿桥。
常喜村墟闻犬吠,不教父老讶鸡翘。
精蓝犹在翠微里,只许钟声林外飘。
背指云庄碧巘标,轻寒微递素秋朝。
两山抱谷行十里,一水萦流渡廿桥。
常喜村墟闻犬吠,不教父老讶鸡翘。
精蓝犹在翠微里,只许钟声林外飘。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行走在山水间的宁静与和谐。首句“背指云庄碧巘标”,以“背指”二字生动地展现了行者仰望群山的姿态,而“云庄碧巘”则勾勒出山峦被云雾缭绕、碧绿高耸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轻寒微递素秋朝”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季清晨的凉爽与清新,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受。
接下来,“两山抱谷行十里,一水萦流渡廿桥”两句,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行者穿越山谷、跨过桥梁的旅程。山谷两侧青山环抱,水流蜿蜒,桥梁连接着两岸,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行者的旅途虽长但景色迷人。
“常喜村墟闻犬吠,不教父老讶鸡翘”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生动性。犬吠声和鸡叫声,是乡村常见的声音,它们的存在让整个场景更加鲜活,仿佛让人置身于宁静祥和的乡村之中。同时,这两句也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最后,“精蓝犹在翠微里,只许钟声林外飘”将视线从地面抬升至空中,描绘了寺庙隐匿于苍翠山林之中的景象。寺庙的钟声在林外轻轻飘荡,既增添了神秘感,也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