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磴攀萝步入深,精庐潇洒昼沉沉。
不因诘曲径千转,那识高閒一晌心。
石磴攀萝步入深,精庐潇洒昼沉沉。
不因诘曲径千转,那识高閒一晌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踏入深山,探访一座静谧寺庙的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以及探索过程中的内心感受。
首句“石磴攀萝步入深”,生动地描绘了攀登的过程,石阶与藤蔓交织,引导着诗人深入幽静之地。这一句不仅勾勒出物理空间的深度,也暗示了心灵旅程的开始。
次句“精庐潇洒昼沉沉”,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氛围。精庐,即精美的小屋或寺庙,此处形容其环境优雅,即使在白日,也显得宁静而深沉。这不仅是对物理环境的描述,也是对精神状态的隐喻,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第三句“不因诘曲径千转”,转折点在于强调了探索过程的曲折与艰辛。千转的路径象征着追求真理或内心深处的自我发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充满了挑战与考验。
最后一句“那识高閒一晌心”,则表达了在经历了艰难跋涉之后,诗人终于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里的“高閒”既可理解为高远的闲适,也可解读为高尚的闲逸,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实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精神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我有空山侣,响雪与流泉。
相随经一载,何处寻成连。
君是河阳辞赋手,奇书满架无不有。
况擅史笔称三长,文献徵搜志不朽。
汉家陵庙武乡祠,《蜀志》遗文时见之。
典章金石详考订,非君博雅其谁为。
羽流何幸附骥尾,一脉薪传继遗轨。
小草药物收笼中,下里之词惭众美。
书成直欲驾前贤,蜀中快睹珍珠船。
祠堂永作琅嬛笈,顿教纸贵钞流传。
愧乏琼琚何以报,流泉好奏《高山操》。
安雅堂中持赠君,君应对此欣然笑。
芙蓉开处试一弹,行看花县赓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