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境浑无闷可排,交情莫逆有舆来。
骨寒底为哦诗瘦,心懒非因忍事灰。
蔬水生涯聊尔耳,轮云世故奈何哉。
漆园未悟身如幻,更把君臣论百骸。
老境浑无闷可排,交情莫逆有舆来。
骨寒底为哦诗瘦,心懒非因忍事灰。
蔬水生涯聊尔耳,轮云世故奈何哉。
漆园未悟身如幻,更把君臣论百骸。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的《再用前韵谢桃巷(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老境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的无奈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联“老境浑无闷可排,交情莫逆有舆来”,开篇即道出诗人面对年华老去,内心虽无烦闷可排遣,但幸有挚友相伴,情感真挚,温馨动人。
颔联“骨寒底为哦诗瘦,心懒非因忍事灰”,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描述自己身体的衰老和内心的懒惰,并非因为对世事的冷漠,而是自然的老去和内心的疲惫,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岁月的痕迹和内心的复杂情感。
颈联“蔬水生涯聊尔耳,轮云世故奈何哉”,诗人通过简朴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同时又透露出对复杂人情世故的困惑与不解。
尾联“漆园未悟身如幻,更把君臣论百骸”,引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表达了对人生如梦、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同时将君臣关系置于人生百骸之中进行探讨,展现出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和对人性本质的洞察。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质朴,既有对个人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四明狂客一茅屋,敕赐剡川才一曲。
安福诗人李与贤,大书似剡山扉前。
我曾著脚勾践国,奉诏昭陵省松柏。
是时八月欲半头,镜湖不是人间秋。
稽山影落水精阙,荷花露滴波中月。
季真茅屋荒苍苔,古木哀猿啼禹穴。
今君结屋阿那边,疋似剡川若个言。
我到剡川君未到,似和不似然不然。
君不见兴公旧草天台赋,元不曾识天台路。
一俛仰间已再升,何用瘦藤与芒屦。
春风吹开孝廉船,撞星犯斗上九天。
夜书细字灯前月,朝茹寒齑瓮中雪。
何蕃省亲间一归,陆畅擢第各一时。
此行归来上亲寿,桂枝满把香满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