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雍陶先辈》
《寄雍陶先辈》全文
唐 / 姚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知音杳何处,书札寄无由。

独宿月中寺,相思天畔楼。

露凝衰草白,萤度远烟秋。

怅望难归枕,吟劳生夜愁。

(0)
翻译
知心的朋友在哪里,无法通过书信传达心意。
独自在月光下的寺庙过夜,思念之情飘向远方的楼阁。
露水打湿了枯黄的草,显得更加苍白,萤火虫穿越遥远的秋烟飞舞。
惆怅地望着远方,难以入眠,吟诗劳神,夜晚的忧愁更甚。
注释
知音:知己,知心朋友。
杳:渺茫,难以寻找。
何处:哪里。
书札:书信。
寄:传递。
独宿:独自过夜。
月中寺:月光下的寺庙。
相思:深深的思念。
天畔楼:远处的楼阁。
露凝:露水凝聚。
衰草:枯黄的草。
白:苍白。
萤度:萤火虫飞过。
远烟:远方的烟雾。
怅望:惆怅地望着。
难归:难以归去。
吟劳:吟诗使人心力交瘁。
生夜愁:引发深夜的忧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鹄的《寄雍陶先辈》。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知音的深切思念,以及独处时的孤独和愁绪。

"知音杳何处,书札寄无由。" 这两句描写诗人渴望找到能够理解自己心声的人,但即便是通过书信也无法传达自己的情感。

"独宿月中寺,相思天畔楼。" 诗人在明亮的月光下,独自居住在一座古寺之中,而那相思之情如同高楼一般,隔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露凝衰草白,萤度远烟秋。"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自然景象,露水浸湿了草叶使其变得洁白无瑕,而萤火虫在夜晚的空中穿梭,背景则是远处朦胧的秋天烟霭。

"怅望难归枕,吟劳生夜愁。" 诗人心中的思念之情无法平复,就像枕上之泪无法抑制,而诗人的内心在长夜中积累了许多辛劳和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远方知音的深切思念,表达了诗人独处时的孤独感和对归属的渴望。

作者介绍

姚鹄
朝代:唐

姚鹄,字居云。蜀中(四川中部)人。诗人。姚鹄(hú)早年时期隐居蜀中,经常出入当时好士公卿之席幕。于会昌三年(843)经宰相李德裕的推荐,进士及第。咸通十一年(870),姚鹄累官至江南东道台州刺史。姚鹄工诗善文,元代人辛文房谓姚鹄“吏材文价,俱不甚超。”《唐才子传》,然而故震亨却称赞其诗为“清泼而不可多得”《唐音癸签》。姚鹄留诗词共三十七首。
猜你喜欢

送游提刑秘阁赴召三首·其一

旧闻游监簿,姱节绍熙朝。

有子登台省,危言动冕旒。

不容求外补,亲政复旌招。

四海澄清志,无宁久使轺。

(0)

施明可自湘潭还霅川以诗编相示摘其中重阳一篇次韵题似明可

倦游何似雁随阳,愁绪知添几线长。

归路驿梅多未破,吟边汀芷蔼馀香。

寄声鸥鹭旧同社,可奈鹥凫纷着行。

乞与东风一吹送,偃松犹及共流觞。

(0)

李德夫司理即永康官居辟小轩赋诗二首求京花和韵遣送·其二

西洛风流压众芳,十分国艳与天香。

护持翠幕千窠锦,羞涩青铜两鬓霜。

不怕眼花疑保福,且将色相问空王。

书窗不要笙歌杂,茗碗相娱味更长。

(0)

拟玉溪体赋醴泉墅海棠二首·其一

东皇张饮锦周遭,华艳偏宜望处高。

结绮楼深迷玉树,销金帐暖醉羊羔。

先驱瑞节眩秾李,近侍舞衫环茜桃。

乞得巫云来芘护,蜚廉作横未应饕。

(0)

自七曲祠下乘马至上亭二首·其二

仗卫森严九虎关,从前错为敌人宽。

那知黄竹瑶池梦,历尽青天蜀道难。

回首烟尘三辅隔,惊心风雨五更寒。

淋铃一曲上亭驿,好并千秋金镜看。

(0)

夔门邂逅同年汪丈奉议示诗和吟三首·其二

鹏风九万是修程,驷马何妨缓辔行。

圣治今方法元祐,白头尽耐立功名。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