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寒岩鞠蕊斑,索米长安得路难。
投林倦翼蚤知还,袖手归来三径间。
云屏万叠匡庐山,鹤唳猿啼千古闲。
西风寒岩鞠蕊斑,索米长安得路难。
投林倦翼蚤知还,袖手归来三径间。
云屏万叠匡庐山,鹤唳猿啼千古闲。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冠卿的作品,名为《又渔社李先生宠以和篇复用韵(其二)采菊》。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
“西风寒岩鞠蕊斑,索米长安得路难。” 这两句诗描写了秋季的西风吹拂着山岩,岩石上生长着苔藓,显露出斑驳陆离的色彩。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长安寻找米粮的困难,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描述,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困顿和求索。
“投林倦翼蚤知还,袖手归来三径间。”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只鸟儿在疲惫中寻找休息之地,最终回到熟悉的环境中。这里的“三径”指的是家中的小路,这是诗人对归属感和平静生活的一种向往。
“云屏万叠匡庐山,鹤唳猿啼千古闲。” 这两句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感受。山峦重叠如同云雾一般,庐山则显得庄严而神秘。而“鹤唳猿啼”则是对野兽鸣叫声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悠久且宁静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灵声音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粮食的渴望,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清风扫云去无迹,碧空高挂银蟾光。
鼎焚鸡舌向天拜,虱臣欲乞长生方。
彩霞缥缈现金阙,鸾箫凤吹音琅琅。
结璘授我两丸药,乃是兔捣千年之玄霜。
调以华池漱神浆,金波透入丹田凉。
吴刚斧声听不见,桂花压露凝秋香。
日暮棹秋水,烟花满江曲。
翠壁何嵯峨,幽岩凿山麓。
我来纵游观,天风振樛木。
其外不可攀,其内可以屋。
洞底上回磴,兹山乃空腹。
石阁两三层,苍莲根地轴。
香烟老苔藓,佛床女萝绿。
老僧击晚磬,寂寞共云宿。
停桡费家湖,山翠围几重。
舍舟事筇屦,渐入香林中。
邓山峙湖滨,峰势高巃嵷。
三万六千顷,湖流浸长空。
花外见晴雪,花里闻香风。
朝烟而夕月,泠泠沁心胸。
不憩上竹阁,恍然睹支公。趺坐鸣蒲牢,■如吼苍龙。
清音应虚谷,馀响入深松。
忆昨西溪宿,醒时闻此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