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寄山水,正声终在兹。
龙唇倘弗御,凤鸟至何时。
鲜洁蜀川锦,缠绵园客丝。
将知用心处,不欲负钟期。
古道寄山水,正声终在兹。
龙唇倘弗御,凤鸟至何时。
鲜洁蜀川锦,缠绵园客丝。
将知用心处,不欲负钟期。
这首诗《琴囊》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古道寄山水,正声终在兹”开篇,巧妙地将自然与音乐相联结,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深沉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龙唇倘弗御,凤鸟至何时”,运用了龙和凤的典故,象征着高雅的艺术和美好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能够理解并欣赏音乐之美的听众的渴望,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鲜洁蜀川锦,缠绵园客丝”,这里以蜀地的锦绣和园中细长的丝线为喻,进一步描绘了音乐之美如同珍贵的织物和细腻的情感,既富有视觉美感,又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层次,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高雅与细腻。
“将知用心处,不欲负钟期”,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以及不愿辜负音乐与知音相遇的期待,体现了他对音乐艺术价值的珍视和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音乐艺术的赞美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高尚情操,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
大块赋形,皇览揆予,俾尔昌而寿。嗟壮游。
岁月老征裘。向秋来、顿如蒲柳。桂开又。
鲈莼蟹橙正美,故人应忆传杯手。
想薜荔岩峦,梧桐庭院,当时风景依旧。
对斜阳、极目倚危楼。问一舸、何时过吴头。
乘下泽车,戴华阳巾,锦衣游昼。犹。客有名流。
交情金石襟期厚。双湖烟艇里,剑锋紫气冲斗。
剩妙墨淋漓,清歌发越,未应独步诗千首。
待挂了衣冠,来寻杖屦,陪君此乐须有。
到如今、不愿酒泉侯。愿生入、玉门早归休。
任远人、从问安否。梁园宾客虽富。谁出相如右。
相逢身健,时平无事,是处溪山明秀。
与君举斝若为酬。有年年、人月长久。
《哨遍.和陈次贾为寿韵》【宋·李曾伯】大块赋形,皇览揆予,俾尔昌而寿。嗟壮游。岁月老征裘。向秋来、顿如蒲柳。桂开又。鲈莼蟹橙正美,故人应忆传杯手。想薜荔岩峦,梧桐庭院,当时风景依旧。对斜阳、极目倚危楼。问一舸、何时过吴头。乘下泽车,戴华阳巾,锦衣游昼。犹。客有名流。交情金石襟期厚。双湖烟艇里,剑锋紫气冲斗。剩妙墨淋漓,清歌发越,未应独步诗千首。待挂了衣冠,来寻杖屦,陪君此乐须有。到如今、不愿酒泉侯。愿生入、玉门早归休。任远人、从问安否。梁园宾客虽富。谁出相如右。相逢身健,时平无事,是处溪山明秀。与君举斝若为酬。有年年、人月长久。
https://shici.929r.com/shici/jAqGmf.html
为问人生,□要足、何时是足。
这个底、蜗名蝇利,但添拘束。
便使积官居鼎鼐,假饶累富堆金玉。
似浮埃、抹电转头空,休迷局。分已定,心能服。
宛句畔,昭亭曲。有水多于竹,竹多于屋。
闲看白云归岫去,静观倦鸟投林宿。
那借来、拍板与门槌,休掀扑。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