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续残梦,不知朝日升。
乱山横翠幛,落月澹孤灯。
奔走烦邮吏,安闲愧老僧。
再游应眷眷,聊亦记吾曾。
马上续残梦,不知朝日升。
乱山横翠幛,落月澹孤灯。
奔走烦邮吏,安闲愧老僧。
再游应眷眷,聊亦记吾曾。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它描绘了诗人清晨骑马行走在太白山下,至横渠镇的一段旅途生活。全诗语言流畅,意境幽深,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
"马上续残梦,不知朝日升。"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早晨骑乘于山路,不觉天色已亮,继续昨夜未了的梦境,充满了对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美好憧憬。
"乱山横翠幛,落月澹孤灯。"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所见到的山峦叠嶂、树木葱茏,以及夜色渐褪、明月与孤寂的灯光交织在一起的景象,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感受。
"奔走烦邮吏,安闲愧老僧。"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忙碌奔波的官吏和悠然自得的老僧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一种对平和生活态度的向往。
"再游应眷眷,聊亦记吾曾。"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此次游历的留恋,以及希望能够记录下这一刻的感受,彰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回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切抒发,展现了苏轼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曾拟罗浮访列仙,风烟缥缈石楼前。
林亭丹灶知何在,欲问当年葛稚川。
俯仰天吴如咫尺,万里乾坤悬几席。
黄龙洞口驾飞云,四百峰头生羽翼。
沧海瀰漫东复东,三更日出海波红。
枕书高望扶桑顶,咫尺天河有路通。
参差台殿曾游处,鹿鸣涧底闻人语。
捲帘飞瀑昼生寒,朱明草木多风雨。
谁是名山真主人,蓬莱阁上好寻真。
神游八极清风远,壶里同收天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