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斫琴贵其声,梁君得琴堂以名。
六莹堂诗走天下,人因诗好知琴精。
酒酣拂拭呈上客,四座观之皆动色。
断纹半作龙蛇形,古漆总如金铁蚀。
梁君得此三十春,书斋终日伴闲身。
发扬宫徵在笔墨,清风沕穆还天真。
陶公无弦得其意,君琴有足一无二。
不遇其人不敢修,旧新杂糅虞非类。
吾闻舜琴五弦象五行,当年揖让称平成。
少宫少商自文武,三千年内多戈兵。
乃知极备不如缺,为君一弹再三歇。
昔人斫琴贵其声,梁君得琴堂以名。
六莹堂诗走天下,人因诗好知琴精。
酒酣拂拭呈上客,四座观之皆动色。
断纹半作龙蛇形,古漆总如金铁蚀。
梁君得此三十春,书斋终日伴闲身。
发扬宫徵在笔墨,清风沕穆还天真。
陶公无弦得其意,君琴有足一无二。
不遇其人不敢修,旧新杂糅虞非类。
吾闻舜琴五弦象五行,当年揖让称平成。
少宫少商自文武,三千年内多戈兵。
乃知极备不如缺,为君一弹再三歇。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梁药亭招集六莹堂观六莹古琴同诸公作歌》。诗中描绘了梁药亭得到一把古琴后,对其珍爱有加,并在酒宴上展示给宾客欣赏的情景。古琴的断纹如同龙蛇之形,古漆斑驳,仿佛金铁腐蚀,充满了历史的韵味。
梁药亭对这把古琴情有独钟,每日陪伴在书斋之中,通过琴声表达出内心的宫徵之情,琴音清风沕穆,透露出一种返璞归真的天真。诗中提到,古琴虽有五弦,象征五行,但在古代的礼仪中,琴声的和谐与君臣之间的礼让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预示着国家的和平与稳定。
诗中还提到了古琴的制作和使用,强调了“不遇其人不敢修”的理念,即只有找到真正懂得欣赏和理解琴艺的人,才愿意花费时间去修复和演奏。最后,诗人引用了舜帝使用五弦琴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古琴在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所承载的深厚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古琴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和谐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