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海楼》
《望海楼》全文
宋 / 米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0)
注释
云间铁瓮:谓铁瓮城高入云间。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之状。
飞楼:形容楼高凌空的样子。
“三峡”句:意谓眼前的江景引起我的诗兴,似乎可以听到三峡的江声。
底:《宋诗纪事补遗》、《湖北诗征传略》作“是”。
有其他版本记作”下“。
  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史称六朝。
画角:古代以皮革或竹木制成的管乐器,声音哀厉高亢,多在军中使用,因外加彩绘而得名。
形如竹筒,出自西羌。
沧洲:滨水的地方,古称隐者所居。
此指镇江江边某幽僻之处。
白烟:指水气蒙蒙,远望有如白烟。
是:《宋诗纪事补遗》、《湖北诗征传略》作“是”。
有其他版本记作”在“。
翻译
高耸入云的铁瓮城已近青天,凌云的缥缈高楼似与天相连。
三峡的江声似乎流入我笔底,六朝的帆影好像映落我杯前。
几番呜咽的画角催落着红日,远处幽静的沧洲袅起了白烟。
忽忆起赏心美景究竟在何处?往事如烟那春风秋月已茫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副宏伟的山水画面,诗人站在高处,仰望云间的铁瓮(可能是指远古传说中的一种天上的宝物),以及连绵不断的飞楼。三峡江声在笔下流淌,而六朝时期的帆影则落在酒尊之前,显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厚情感。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几番画角(可能是指风筝)催促着红日西沉,而无事之时,便在沧洲起了白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赏心乐事的追寻和对春风秋月的迷茫感慨。

整首诗语言雄浑,想象丰富,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透露出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作者介绍
米芾

米芾
朝代:宋   籍贯:被服效唐   生辰:1051-1107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
猜你喜欢

秋兴七首·其五

强邻牧马下阴山,西塞诸军永不还。

万里角声悲岁暮,三边烽火直函关。

浸淫已入襟㗋里,桴鼓深防霄汉间。

闻道凶门屡推毂,总戎何日斩楼兰。

(0)

白将军

将军出武威,仗剑镇东陲。

气压风云阵,秋生熊虎姿。

长挥白羽扇,岂羡锐头儿。

数载伤多垒,云台及盛时。

(0)

今夕

蓟门城下月,今夕定如何。

白骨凌沙砾,黄尘控骆驼。

羽书疲传置,边马失关河。

天子方宵旰,孤臣泪已多。

(0)

孚斋

成心绣鞶帨,偾骄不可拘。

脊脊广运中,吾道其何如。

罝罘乱薮泽,太素成蘧除。

畸人乘莽眇,焦火蹈若无。

汎然涉九渊,木舟一何虚。

得一合众万,瞻阕生明疏。

至情通喘耎,而况孚豚鱼。

斋居霁烦想,兹理守弗渝。

说巽苟不亏,化邦扩所馀。

眷言永登假,去与天为徒。

(0)

咏十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碧天流月如秋否,依旧山河一镜移。

丹叶飘风散云影,青娥惯冷浴冰池。

残年两度光仍好,今夜三更睡较迟。

秪恐分身照闺怨,寒衣犹未到边陲。

(0)

寄翟石门

今日汧阳发,知当宿凤翔。

中秋亦何幸,同子浥清光。

巘外来旌节,云间下凤凰。

白头疏旷久,徙倚望原冈。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