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命深衣敛,亲题石像镌。
精神传巨扁,风月掩遗编。
流落人间境,陶镕物外天。
建安名教在,它日配先贤。
治命深衣敛,亲题石像镌。
精神传巨扁,风月掩遗编。
流落人间境,陶镕物外天。
建安名教在,它日配先贤。
这首诗是宋代王柏的作品,名为《挽潜斋王枢相(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一处庭院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古人修身齐家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的赞美之情。
“治命深衣敛”,可以理解为在平静的环境中整理内心,穿上深邃的衣服,隐退于世俗的纷扰。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一种追求,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亲题石像镌”,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历史人物或先贤的尊崇之情,亲自在石像上留下题字,或是对其事迹的铭刻。这既体现了诗人的敬意,也透露出他对传统文化和历史人物的深厚感情。
“精神传巨扁”,通过比喻手法,将内心的精神与古代用来关闭宫门的大木制品相联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坚不可摧。紧接着,“风月掩遗编”则是对自然景物和历史记载的高度赞美,通过风和月亮来比喻时间流转中所留下的珍贵记忆。
“流落人间境”,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世俗的生活环境相结合,既有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也有超脱世俗的追求。接着,“陶镕物外天”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更高层次精神世界的向往,通过“陶镕”这个词汇,传递出一种超越尘世、达到心灵自由的境界。
最后两句,“建安名教在,它日配先贤”,是对历史上著名时期——东汉末年的建安年间,以及当时流行的儒家学说的肯定。在这里,诗人不仅是在颂扬那个时代的文化与教育,更是在表达自己对于古代圣贤之道的尊崇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庭院生活、历史人物、自然景物以及精神追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思想境界。
相觅春沽,随常等好哦,梦回乍省今宵。
西崦吹梅,东风匀柳,岁华相望无聊。
旧寒重理,暗凄断、闲情紫箫。
佳期携手,客恨天涯,人事萧条。依稀似说前朝。
多暇承平,光景偏饶。
明月欢悰,樊楼深夜,绣尘香陌骢骄。
意销魂断,听呜咽、楼前去潮。
余薰知苦,待暖罗衾,金烬都销。
绿芜故国。春光掩、鹃红著树无色。
近寻正苦,遥听又异,荡魂如墨。闲愁拼掷。
怪都似、年时未识。到而今、林声怨彻。泪点费重觅。
多少飘灯事,美酒人家,斗鸡坊陌。
艳尘住否,想东君、也嫌残客。
倦羽飘摇,怎禁向、江潮信息。
但斜阳、一晌放了又趁汐。
甓藓雕霜,檐萝扫月,叶吹重听。
匆匆梦转,改尽绿阴门径。
掩残书、错翻堕红,旧情未了芳题省。
又石阑几片,如何不护,唱蝉凄冷。愁凝。秋天迥。
但野水荒沟,故寒新暝。空山自好,未与宫槐同咏。
想江湖、摇落正多,雁声不到宵更永。
最妨他、白发孤篷,怨入渔灯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