甓藓雕霜,檐萝扫月,叶吹重听。
匆匆梦转,改尽绿阴门径。
掩残书、错翻堕红,旧情未了芳题省。
又石阑几片,如何不护,唱蝉凄冷。愁凝。秋天迥。
但野水荒沟,故寒新暝。空山自好,未与宫槐同咏。
想江湖、摇落正多,雁声不到宵更永。
最妨他、白发孤篷,怨入渔灯檠。
甓藓雕霜,檐萝扫月,叶吹重听。
匆匆梦转,改尽绿阴门径。
掩残书、错翻堕红,旧情未了芳题省。
又石阑几片,如何不护,唱蝉凄冷。愁凝。秋天迥。
但野水荒沟,故寒新暝。空山自好,未与宫槐同咏。
想江湖、摇落正多,雁声不到宵更永。
最妨他、白发孤篷,怨入渔灯檠。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寓居斋室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甓藓雕霜"和"檐萝扫月",通过砖苔和檐下的藤蔓,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叶吹重听",落叶的声音在耳边回荡,增添了季节的萧瑟。
"匆匆梦转",诗人沉浸在梦境中,却发现绿荫已换,时光流转,暗示着岁月的流逝。"掩残书、错翻堕红",翻阅旧书时,不经意间触及红色的书签或诗句,唤起对往昔情感的回忆。"石阑几片,如何不护,唱蝉凄冷",石栏边的蝉鸣凄凉,更添诗人内心的孤寂。
"愁凝。秋天迥",秋天的辽阔和深远加深了诗人的愁绪。"野水荒沟,故寒新暝",野外的溪流和沟壑在夜晚显得更加寒冷和寂静,反映出诗人对孤独和寂寞的深刻体验。"空山自好,未与宫槐同咏",诗人感叹自然之美,却无人共享,与宫中的繁华形成对比。
"想江湖、摇落正多,雁声不到宵更永",诗人想象江湖的落寞,连雁声也未能打破深夜的沉寂,增添了无尽的思念和哀愁。最后,"最妨他、白发孤篷,怨入渔灯檠",诗人感慨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白发增添,孤舟夜泊,唯有渔灯相伴,那份孤独和怨恨之情油然而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寓言寄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孤寂的深深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生事平生非我谋,饥寒长是费君忧。
相如自厌游成倦,曲逆人知老不侯。
尽室经年曾未厌,一官千里去难留。
异时安否如相忆,一问溪头上水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