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子未识面,吾儿无用英。
家虽以儒奋,身欲事农耕。
水竹为居处,布荆令女行。
超然老夫妇,脱粟配藜羹。
幼子未识面,吾儿无用英。
家虽以儒奋,身欲事农耕。
水竹为居处,布荆令女行。
超然老夫妇,脱粟配藜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寄内及儿女二首(其二)》中的一节。诗人表达了对家庭生活的朴素理想和对孩子未来的期望。他提到自己的小儿子年纪尚小,还未展现出特别的才能,但他并不期待儿子成为精英,而是希望孩子能顺应家族的儒家传统,勤奋学习。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愿意亲身参与农耕,过上简朴的生活。
诗人设想的家居环境是水边竹林,生活简单,女儿们则被教导着在荆棘丛中行走,锻炼坚韧。他和妻子超然物外,享受平凡的田园生活,粗茶淡饭,藜羹配以糙米,足见其淡泊名利,注重家庭和谐与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深厚,以及对简单而充实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