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长争一寸阴,良辰物色负幽襟。
中秋素月偏离毕,九日黄花未散金。
蓓蕾不妨供小摘,茱萸聊复伴孤斟。
重阳何必今朝是,从此篱边日访寻。
老去长争一寸阴,良辰物色负幽襟。
中秋素月偏离毕,九日黄花未散金。
蓓蕾不妨供小摘,茱萸聊复伴孤斟。
重阳何必今朝是,从此篱边日访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重阳》,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首句“老去长争一寸阴”揭示了诗人年华老去,珍惜光阴的心情。次句“良辰物色负幽襟”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美好时光,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怀才不遇之感。
“中秋素月偏离毕,九日黄花未散金”描绘了中秋时节月亮偏斜,而重阳节的菊花依然盛开,金黄一片,展现出季节的交替和生命的坚韧。
“蓓蕾不妨供小摘,茱萸聊复伴孤斟”写诗人即使只能采摘少量的花朵,也要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独自品酌茱萸酒,体现了他的闲适与自得其乐。
最后两句“重阳何必今朝是,从此篱边日访寻”表达了诗人决定不再拘泥于特定的重阳节,而是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日常,常常在篱笆边寻找和欣赏这些自然的馈赠。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时光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