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好溪山,羡云屏,九叠波影涵素。
暖翠隔红尘,空明里、著我扁舟容与。
高歌鼓枻,鸥边长是寻盟去。
头白江南,看不了何况,几番风雨。
画图依约天开,荡清晖、别有越中真趣。
孤啸柘篷窗,幽情远、都在酒瓢茶具。
水荭摇晚,月明一笛潮生浦。
欲问渔郎无恙否,回首武陵何许。
如此好溪山,羡云屏,九叠波影涵素。
暖翠隔红尘,空明里、著我扁舟容与。
高歌鼓枻,鸥边长是寻盟去。
头白江南,看不了何况,几番风雨。
画图依约天开,荡清晖、别有越中真趣。
孤啸柘篷窗,幽情远、都在酒瓢茶具。
水荭摇晚,月明一笛潮生浦。
欲问渔郎无恙否,回首武陵何许。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陶宗仪的《南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秀美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羡慕的心情赞美溪山之美,云雾缭绕如屏风,九叠波光映照着洁白的水面,仿佛将红尘俗世隔绝在外。他独自驾舟在空明的溪流中,放声高歌,鸥鸟相伴,寻找内心的宁静。
随着岁月流逝,诗人感叹自己在江南度过多年,已经两鬓斑白,经历风雨沧桑,美景依旧,却难以长久停留。画面如画,天籁之音从柘篷窗户传出,伴随着月色和潮汐,更显出越中之地的独特韵味。诗人借酒茶寄托幽情,欣赏着水荭摇曳、月夜笛声的夜晚景色。
最后,诗人想要询问渔夫是否安好,但回首间,不禁疑惑武陵何处,那桃花源般的仙境是否还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富有浓厚的田园诗意。
道自汉魏降,裂为文与诗。
工诗或拙文,文高诗或卑。
香瓯假山序,不妨自一奇。
鲥橘多骨核,乃至肆诋訾。
恭惟陈无己,此事独兼之。
五七掩杜集,千百臻秦碑。
四海紫阳翁,归美岂其私。
所以此虚叟,取为晚节师。
老儒致聘女师儒,二十言归四十夫。
令弟阶庭骈两玉,贤郎门户俨双珠。
摽梅迨吉年虽浅,汎柏维仪志不踰。
冠帔笏袍相照映,称觞真可画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