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钻天鹞子高,不知前后只知跑。
风吹昨夜棠梨折,卧刺如针伏板桥。
爱看钻天鹞子高,不知前后只知跑。
风吹昨夜棠梨折,卧刺如针伏板桥。
这首诗描绘了儿童对风筝的喜爱与追求,以及对力量的简单认知,同时蕴含着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以“钻天鹞子”为引子,形象地展现了儿童对高飞的渴望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然而,“不知前后只知跑”,则揭示了儿童在追求目标时的盲目性和单一性,他们往往只看到眼前的目标,而忽视了过程中的其他因素。
接着,“风吹昨夜棠梨折,卧刺如针伏板桥”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隐喻人生的无常和变化。风的吹拂不仅折断了棠梨,也象征着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困难。而“卧刺如针伏板桥”则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艰辛和挑战,如同隐藏在桥下的尖锐刺物,随时可能带来伤害。
最后,诗人通过“予慕而拟作之”表达了自己对儿童单纯追求的欣赏和向往,同时也反思了成人世界的复杂与难以承受之重。诗中提到的“乌获之鼎”和“黑卵”,分别代表了力量与智慧,暗示了人生道路上需要平衡的力量与智慧,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勇气与坚持。
整首诗以轻松幽默的语言,寓言式的叙述,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意义、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成长过程中对简单快乐的怀念与向往。
玄冬雨雪方载阴,闭门黄叶和云深。
重冈复岭乌不度,岂有远客来相寻。
怜君两屐无新齿,足趼荒途五百里。
扪萝高陟麻姑坛,斧冰乱涉琴高水。
为我岩居十日留,夜窗说尽东西州。
平生故人得消息,既有新喜仍新愁。
我方无以慰幽独,子来何迟去何速。
山川悠悠锡影孤,海阔天高一黄鹄。
谢君相知未深厚,索我诗词我何有。
自嗟百挫英气摧,敢以文字誇人口。
君当盛年宜自强,美玉雕琢为圭璋。
明朝别后母相忘,水晶宫里泾川傍。
一峰如钜石,屹立江水中。
宝刹蔚崇构,势与山争雄。
若人于此住,超然尘外踪。
开轩当水面,下瞰冯夷宫。
鱼龙近几席,波涛荡襟胸。
有时天宇净,倒影清若空。
燕坐观众有,起灭殊无穷。
一念寂不动,㗳焉心境融。
焦先邈千载,遗丹射林红。
浩歌倚阑夕,明月生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