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可逍遥,閒行意颇超。
幽花不碍路,偃木自成桥。
度岭何须屐,㪺泉岂用瓢。
无媒甘老去,爱尔草萧萧。
林下可逍遥,閒行意颇超。
幽花不碍路,偃木自成桥。
度岭何须屐,㪺泉岂用瓢。
无媒甘老去,爱尔草萧萧。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于林间小径的悠闲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之美。
首句“林下可逍遥”,开篇即点出诗人选择在林荫下自由自在地行走,暗示出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接下来,“閒行意颇超”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行为的超脱与闲适,似乎在说,即使是在日常的行走中,也能感受到超越世俗的宁静与超然。
“幽花不碍路,偃木自成桥”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林间的自然景象。幽静的花朵虽小,却未妨碍行人的道路;倒下的树木则自然形成了过桥的路径,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和谐,也隐喻着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度岭何须屐,㪺泉岂用瓢”则是对前文景象的进一步延伸,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直接体验和享受。无需特殊的装备(如登山鞋、水瓢)就能轻松地穿越山岭、品尝清泉,这既是对自然环境的高度适应,也是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无媒甘老去,爱尔草萧萧”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老去的平静接受和对草木萧瑟的欣赏。这里的“无媒”可能指的是没有外在的媒介或干扰,诗人愿意在自然的老去中平静度过余生,对周围环境的变化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展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深深热爱与向往。
乔松何不凋,苍根结深谷。
老鹤何长年,霜毛戢幽麓。
缅彼遐龄子,韬机寡营逐。
世苦纷自戕,心悴形讵淑。
盈缩不在天,达人解真福。
祖烈晋王封,丕承隆帝族。
富贵等秕糠,抱道甘岩宿。
静寂可忘年,真机畅幽独。
耆德表群公,教育董天属。
忠孝督童蒙,敬慎儆夕夙。
圣意眷方隆,虚怀忧覆餗。
告休缱绻衷,岂为侣鸥鹿。
三凤声闻高,风翮九霄速。
继述尽英奇,烟霞遂贪欲。
轩车下蓬蒿,迂儒荷青目。
忘分交情深,坦白露真朴。
值君杖朝期,称觥惭苜蓿。
何有罄交欢,荒词为君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