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到巴里坤》
《到巴里坤》全文
清 / 史善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到此疑无路,群山裹一城。

光分太古雪,来及半天晴。

鼓角重开壮,风云百战平。

摩挲残碣在,唐汉未销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巴里坤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交融。

首句“到此疑无路”,诗人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初入巴里坤时的迷茫与困惑,仿佛前路茫茫,无从寻觅。然而,随着视线的延伸,群山环抱中的一座城市赫然出现在眼前,这便是“群山裹一城”的景象。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群山比作保护者,将城市包裹其中,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接着,“光分太古雪,来及半天晴”两句,诗人通过光线的变化,巧妙地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融合在一起。太古之雪,象征着历史的久远与积淀;而半天晴,则暗示着希望与光明的到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美丽,也寓意着历史的厚重与未来的光明。

“鼓角重开壮,风云百战平”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鼓角之声,不仅是战争的象征,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在经历了无数战斗之后,风云变幻,最终迎来了和平的曙光。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的渴望与珍惜。

最后,“摩挲残碣在,唐汉未销兵”以一种深沉的笔调收尾。摩挲残碣,即抚摸着历史遗留的石碑,意味着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思考。尽管战争的痕迹仍在,但唐汉时期的辉煌并未完全消逝,留下了永恒的记忆。这一句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和平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巴里坤独特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史善长
朝代:清

江苏吴江人,字仲文,亦作诵芬,一字赤崖。诸生。尝为名公幕宾,从毕沅最久。游踪及陕甘、山东、江西、两湖。曾经历湖广苗民起义。诗铿锵激楚,舒卷自如。又工词及骈文,善刻印及隶书。晚贫,佣书自给。有《秋树读书楼遗集》、《翡翠巢词》、《一谦四益阁文钞》。
猜你喜欢

记小圃花果二十首·其十七杏花

春令园中本,移来村墅中。

大官今却献,黄帕不来封。

(0)

四叠·其一

帝恐先生岁晚贫,清晨颁瑞到幽人。

巡檐已觉成银屋,糁地犹堪作玉尘。

(0)

四月八日三绝·其二

九龙吐香水,兹事已千秋。

道是本无垢,年年浴未休。

(0)

发岳市三首·其二

明仲窜蛮烟,钦夫弃盛年。

空令后死者,有泪滴遗编。

(0)

东坡故居二首·其一

嘉祐寺荒谁与葺,合江楼是复疑非。

已为韩子骑驎去,不见苏仙化鹤归。

(0)

仓部弟生日五绝·其二

爵并开乡邑,官皆视大蓬。

年龄高略似,须发黑难同。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