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恐先生岁晚贫,清晨颁瑞到幽人。
巡檐已觉成银屋,糁地犹堪作玉尘。
帝恐先生岁晚贫,清晨颁瑞到幽人。
巡檐已觉成银屋,糁地犹堪作玉尘。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四叠(其一)》。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抒情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来表达主题。
首句“帝恐先生岁晚贫”直接点出了诗歌的主题,即皇帝对年迈之士的关心,担忧其晚年可能陷入贫困。这里,“帝”指代皇帝,而“先生”则是对被赐予者的尊称。
接着,“清晨颁瑞到幽人”,描绘了皇帝在清晨亲自颁发恩惠给那些隐居之士的人情味,通过“颁瑞”这一动作传达出君王的仁慈和关怀。这里的“幽人”特指那些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文人雅士。
第三句“巡檐已觉成银屋”,则是从视觉上形象地描绘了雪花覆盖后的景致,通过“巡檐”这个动作来表现雪花纷飞到处,直至形成了一间银白色的屋宇。这里的“巡檐”一词不仅美化了自然景物,也增添了诗中意境。
末句“糁地犹堪作玉尘”,进一步渲染了雪后的静谧与纯洁,通过“糁地”这一细节来表达雪花覆盖大地后所呈现的美丽景象。同时,“玉尘”的用词更是将雪花比喻为珍贵的玉石粉末,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皇帝的关怀与雪景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既有君恩浩荡又充满诗意美好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巧的语言手法,不仅传达了皇帝对士人的关心,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艺术加工能力。
我穿高安过萍乡,七十二渡遶羊肠。
水边林下逢衲子,南北东西古道场。
五峰秀出云雨上,中有宝坊如侧掌。
去与青山作主人,不负法昌老禅将。
栽松种竹是家风,莫嫌斗绝无来往。
但得螺蛳吞大象,从来美酒无深巷。
驾鹅引颈回,似我胸中字。
右军数能来,不为口腹事。
蓬窗高卧雨如绳,恰似糟床压酒声。
今日岑公不能饮,吾侪闻健且频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