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沈叔晦墓》
《哭沈叔晦墓》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宿草遂如许,吾谁作九原。

堂堂那有此,凛凛尚能存。

日落松风迥,天清霜气暄。

百年知己泪,洒泪欲何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ěnshūhuì
sòng / sūnyìngshí

宿cǎosuìshuízuòjiǔyuán

tángtángyǒulǐnlǐnshàngnéngcún

luòsōngfēngjiǒngtiānqīngshuāngxuān

bǎiniánzhīlèijìnyán

翻译
坟上的草已经这么茂盛,我还能向谁诉说九泉之下的思念。
如此宏大的家业,哪里还能找到像他那样的人,他的威严形象依然留存。
夕阳西下,松林中的风声格外悠远,天空清澈,霜气却带着暖意。
为了一生的知己,我流下了眼泪,此刻又能说什么呢?
注释
宿草:坟上的草。
遂:于是,已经。
九原:指墓地。
堂堂:宏大。
凛凛:威严的样子。
迥:遥远,特别。
霜气暄:霜气带着暖意。
知己:亲密的朋友。
洒泪:流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哭沈叔晦墓》,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哀思和怀念之情。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悲凉的情感。

“宿草遂如许,吾谁作九原。” 这两句用宿草比喻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面对故人墓地时的无尽哀思和孤独感。"宿草"象征着岁月的长久,而"九原"则是古代对遥远荒凉之地的称呼,暗示着故人已去,自己剩下一人在茫茫人世间。

“堂堂那有此,凛凛尚能存。” 这里诗人通过对墓地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珍视之情。"堂堂"形容墓地的庄严肃穆,而"凛凛"则指秋天的寒风或霜冻,这两句交织在一起,表现出即便是在萧瑟的秋日,也要保持对故人墓地的尊重和记忆。

“日落松风迥,天清霜气暄。” 这两句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象,通过自然环境来表达诗人的情感。"日落松风迥"形容黄昏时分,松林中的风声悠长而哀伤,而"天清霜气暄"则是对夜晚晴朗天空中微弱霜气的描写,这些景象都烘托出一种萧瑟而又宁静的氛围。

“百年知己泪,洒泪欲何言。” 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情和哀痛。"百年知己"指的是长久的友谊,而"洒泪欲何言"则是诗人在面对故人墓地时,悲伤到极点,已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只能通过泪水来寄托哀思。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婉约和深沉。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和家君早寒之什

满地清霜结晓寒,平明飞霰洒柴关。

乍凭酒力温肌骨,陡觉风威著面颜。

闾里相呼泥北户,牛羊收牧下前山。

急须趁日藏薪炭,冻后高枝不易攀。

(0)

九日访张子直承出看花戏书学舍五首·其三

贪花自是少年事,沉酒定嫌醒者非。

顾我疏慵老山野,却骑归马背斜晖。

(0)

砚池

萧公事迹久尘泥,独有当年洗砚池。

世俗所传应彷佛,僧人独得耿颓隳。

小亭新构藏幽趣,一水中分叠旧基。

遗泽泯然无处问,清风缅邈竹阴垂。

(0)

和王公觌望日与诸公会于大慈同赏山茶梅花

锦水黄金密印开,东南时望滞盐梅。

得随剑外同为客,幸逐花前醉倒杯。

白玉蕊高枝瘦碧,胭脂萼嫩叶低徊。

绮罗不识清诗骨,须趁春风摸石来。

(0)

诗一首

松竹萧森水石闲,亭台高下耸层峦。

环观叠嶂千重碧,俯瞰澄江万顷寒。

佳景真宜南国诧,画图堪与北人看。

使君贤雅能行乐,肯向东山羡谢安。

(0)

凉轩

凉轩无限景,茂宰乐清闲。

拂榻夜延月,捲帘时对山。

泉声来槛曲,野色入檐间。

遥忆琴樽会,吟游路险难。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