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松》
《古松》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摧颓岩壑间,磊落得天顽。

香叶低渐水,馀根倒挂山。

白猿窥子落,黄鹤认巢还。

不久应为石,莓苔旧已班。

(0)
注释
摧颓:荒废。
岩壑:山谷。
磊落:高大挺拔。
顽:顽强。
香叶:散发香气的叶子。
低渐水:逐渐低垂接近水面。
馀根:剩余的树根。
倒挂:倒悬。
白猿:白色的猿猴。
窥:偷看。
子落:落叶。
认巢还:辨认出是自己的巢穴。
为石:变为石头。
莓苔:青苔。
旧已班:已经斑驳。
翻译
在荒废的山谷间,它屹立得如此顽强。
香气四溢的叶子逐渐低垂,树根倒挂在山崖之上。
白猿偷偷观察着落叶,黄鹤似乎辨认出这是它的旧巢穴。
不久之后,这棵树会化为石头,原有的莓苔已经斑驳不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古松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时间流逝与物态变化的哲理。

“摧颓岩壑间,磊落得天顽。”开篇即以宏伟的画面,古松根系在坚硬的岩石之间,枝叶则向上延伸,与天空相接,显现出一种不屈不挠、与自然抗争的生命力。

“香叶低渐水,馀根倒挂山。”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古松的枝叶随风轻拂水面,而那些枯萎的根系则倒悬在山壁上,这不仅展示了古松的顽强,更透露出岁月洗礼后的沧桑感。

“白猿窥子落,黄鹤认巢还。”这里借用白猿和黄鹤作为时间流转的见证,它们或在树间觅食,或归巢休息,这些生动的细节增添了诗中的生命气息,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循环不息。

“不久应为石,莓苔旧已班。”最后两句则是对时间力量的沉思。古松终将化作岩石,而那些曾经覆盖在树干上的苔藓早已随风而去。这是对永恒与变化主题的深刻反思,也是诗人对于生命短暂和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古松这一生灵,勾勒出时间的痕迹,以及一切生命终将回归自然的宿命。诗人的笔触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命易逝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蜀中

游子去游多不归,春风酒味胜馀时。

闲来却伴巴儿醉,豆蔻花边唱竹枝。

(0)

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0)

候人

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娈兮,季女斯饥。

(0)

郑成功祠联

由秀才封王,为天下读书人别开生面;

驱异族出境,语国中有志者再鼓雄风。

(0)

挽叔母联

伤逝瘁中年,最难堪望夫石冷,思子台高,郁成一病淹淹,遽尔佩环归上界;

感怀常内集,何以慰白发贤姑,青灯嫠母,应念两情恻恻,凄然风雨近重阳。

(0)

广雅书院礼堂联

虽富贵不易其心,虽贫贱不移其行;

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