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堕地,便试教啼看,定知英物。
老去只追风月债,天地应空四壁。
黄石残书,赤松归去,不料头如雪。
子房何信,竟推何者为杰。
醉后一笑掀髯,狂歌拍手,四座清风发。
竹帛功名人安在,去去云鸿灭没。
枣下枯枝,黄金虚牝,此事真毫发。
豪吟轰饮,直须唤取明月。
男儿堕地,便试教啼看,定知英物。
老去只追风月债,天地应空四壁。
黄石残书,赤松归去,不料头如雪。
子房何信,竟推何者为杰。
醉后一笑掀髯,狂歌拍手,四座清风发。
竹帛功名人安在,去去云鸿灭没。
枣下枯枝,黄金虚牝,此事真毫发。
豪吟轰饮,直须唤取明月。
这首元代李孝光的《念奴娇》描绘了一个豪放不羁的男儿形象。开篇以婴儿啼声暗示主人公的非凡气质,"定知英物"预示其日后必有大作为。随着岁月流转,他专注于风月之事,但内心世界广阔无垠,仿佛天地之间只有四壁供其驰骋。提到黄石公的兵法和赤松子的仙道,暗指他虽年华老去,但志向未减,白发如雪,仍不失英雄本色。
词中通过"子房何信,竟推何者为杰",将主人公与张良(字子房)相提并论,表达对他的敬仰。醉酒后的豪情壮志,狂歌笑傲,带动四座生风,显示出他的洒脱与豪迈。对于功名利禄,他看淡如烟,如同云鸿消失在天际,"枣下枯枝,黄金虚牝"象征着这些世俗追求的虚幻。最后,他以豪迈的吟唱和痛饮,呼唤明月,表达了对自由精神的向往和对人生真谛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词刻画了一个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男性形象,充满了浓厚的个性色彩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