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娈兮,季女斯饥。
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娈兮,季女斯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和人们的美好愿望。"彼候人兮,何戈与祋"表达了对远古时代的人们生活安宁、无忧无虑的向往。"彼其之子,三百赤芾"形象地描绘了那个时代人民众多繁盛的景象。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和"维鹈在梁,不濡其咮"通过鹈鸟栖息在屋梁而不弄湿羽翼来比喻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平静。"彼其之子,不称其服"和"彼其之子,不遂其媾"则显示了那个时代的人们不仅生活富足,而且道德高尚,没有过度的欲望。
最后两句"荟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娈兮,季女斯饥"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女性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对女性贤淑形象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远古理想社会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于和谐、安宁、道德高尚生活状态的深切向往。
同里复同寅,相过意最亲。
我方贤此老,天不憖斯人。
有记书先友,无车送后尘。
平生交旧泪,一洒霅溪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