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种碧桃,结实岁八千。
人间莳花柳,春逐时序迁。
何如庭前草,风月长无边。
囿身化国中,物物熙熙然。
至人观物初,独立春风前。
天上种碧桃,结实岁八千。
人间莳花柳,春逐时序迁。
何如庭前草,风月长无边。
囿身化国中,物物熙熙然。
至人观物初,独立春风前。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天上与人间的不同景象,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人将天上与人间的植物进行对比。天上种着碧桃,每八年才结实一次,象征着天界的不朽与永恒。而人间则种植着花柳,随着季节更迭,春去秋来,体现了生命的短暂与轮回。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差异,也隐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接着,诗人转向对庭前草的赞美,指出其不受季节限制,风月常伴,象征着自由与永恒。这与上文的碧桃和花柳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平凡事物中的不凡之处。
最后,诗人通过“囿身化国中,物物熙熙然”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像庭前草一样,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喜悦。同时,“至人观物初,独立春风前”则进一步阐述了超脱世俗、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强调了个人精神境界的提升对于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生命、社会和个体精神世界的深刻洞察,充满了哲思与美感。
结绶参高妙,垂绅侍邃清。
紫荷青琐闼,玉帐锦官城。
行矣超龟列,终然忧骥程。
寂寥经济事,遗恨入铭旌。
何处温泉火井,谁家熊席狐裘。
堂燕几番炎热,冰蚕一茧绸缪。
梅雨暂收斜照明,去年无此一日晴。
忽思城东黄篾舫,卧听打鼓踏车声。
春事日以阑,暑阴正清美。
拖筇入林下,秀绿照衣袂。
卢橘梅子黄,樱桃桑椹紫。
荷依浪花颤,笋破苔色起。
风日收宿阴,物色有新意。
邻曲知我归,争来问何似!
病恼今有无?
加饭日能几?
掀髯谢父老,衰雪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