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具桐棺寻乐丘,不关荣辱任浮休。
传家只有书千卷,付与儿孙自讨求。
巳具桐棺寻乐丘,不关荣辱任浮休。
传家只有书千卷,付与儿孙自讨求。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弼为苏州别驾周德中所作的十绝之一,题为《苏州别驾周德中以余致仕居间而称神仙太守作十绝复之》的第八首。诗中充满了对周德中的赞美和对其生活态度的钦佩。
首句“巳具桐棺寻乐丘”,描绘了周德中已经准备好了桐木棺材,寻找安息之所的情景。这里的“乐丘”借用了古代文人追求的隐逸之地,表达了周德中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准备。
次句“不关荣辱任浮休”,则展现了周德中对待人生的态度,他不在乎外界的荣华或耻辱,随遇而安,顺其自然。这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心态,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高远追求。
后两句“传家只有书千卷,付与儿孙自讨求”,进一步揭示了周德中的生活哲学。他将传承给后人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精神财富——书籍。这表明周德中重视教育和知识的传承,希望子孙后代能够通过阅读,自我探索和求知,继承并发扬他的精神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周德中生活状态和价值观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士人对于归隐、超然和知识传承的向往和实践,体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理想。
早尚逍遥境,常怀汗漫期。
星郎同访道,羽客杳何之。
物外求仙侣,人间失我师。
不知柯烂者,何处看围棋。
君不见道傍废井傍开花,原是昔年骄贵家。
几度美人来照影,濯纤笑引银瓶绠。
风飘雨散今奈何,绣闼雕甍绿苔多。
笙歌鼎沸君莫矜,豪奢未必长多金。
休说编氓朴无耻,至竟终须合天理。
非故败他却成此,苏张终作多言鬼。
行路难,路难不在九折湾。
瀛海无因泛,昆丘岂易寻。
数峰聊在目,一境暂清心。
悦彼松柏性,爱兹桃李阴。
列芳凭有土,丛干聚成林。
信矣子牟恋,归欤尼父吟。
暗香兰露滴,空翠蕙楼深。
负鼎位尝忝,荷戈年屡侵。
百城烦鞅掌,九仞喜岖嶔。
巴汉溯沿楫,岷峨千万岑。
恩偏不敢去,范蠡畏熔金。
五部拥双旌,南依墨客卿。
关山迥梁甸,波浪接湓城。
烟景迷时候,云帆渺去程。
蛤珠冯月吐,芦雁触罗惊。
浦树凝寒晦,江天湛镜清。
赏心随处惬,壮志逐年轻。
舟楫不可驻,提封如任情。
向方曾指路,射策许言兵。
兰渚歇芳意,菱歌非应声。
元戎武昌守,羊祜幸连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