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流沙远,真愁见面难。
闺中无挟弹,那得雁书看。
万里流沙远,真愁见面难。
闺中无挟弹,那得雁书看。
这首诗《子夜歌(其二)》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主人公在遥远的流沙之地,思念远方之人的复杂心情。诗中的“万里流沙远”开篇即营造出辽阔而孤寂的背景,暗示了主人公与所思之人相隔千山万水,难以相见的现实。
“真愁见面难”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主人公因距离遥远而产生的深切忧虑和无奈。接下来,“闺中无挟弹”一句,运用典故,暗指自己无法通过某种手段传递消息或寻求帮助,进一步强化了与爱人相隔的困境。
“那得雁书看”则以雁字传书的典故,寄托了主人公对能够收到爱人书信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通信不便的深深遗憾。整首诗情感细腻,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之情,以及对相聚的强烈渴望。
某邱某水晚重游,绝胜才翁在许州。
懒学少年条痛楚,且同骚客赋牢愁。
悬知五鬼为渠祟,不晓三彭有底仇。
兀坐蓬窗无意绪,冻蛩唧唧更鸣秋。
种蠡功名士,吾评蠡最优。
五湖足春水,一叶寄扁舟。
变姓乘单舸,翻身退急流。
千金徒铸象,万里孰驯鸥。
震泽鲈堪脍,苏台鹿已游。
君王既称霸,求尽沼吴谋。
险绝朝鲜国,微茫海四环。
帝于焉驻跸,人以此名山。
虏詟天威近,师行雪浪间。
车旂临鸟道,草木识龙颜。
露布虬须喜,铙歌鸭绿还。
可怜房与魏,扈从不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