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绝朝鲜国,微茫海四环。
帝于焉驻跸,人以此名山。
虏詟天威近,师行雪浪间。
车旂临鸟道,草木识龙颜。
露布虬须喜,铙歌鸭绿还。
可怜房与魏,扈从不随班。
险绝朝鲜国,微茫海四环。
帝于焉驻跸,人以此名山。
虏詟天威近,师行雪浪间。
车旂临鸟道,草木识龙颜。
露布虬须喜,铙歌鸭绿还。
可怜房与魏,扈从不随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和赞美。开篇“险绝朝鲜国,微茫海四环”描述了朝鲜地区的地理位置,给人以边陲之地的遥远感。紧接着,“帝于焉驻跸,人以此名山”则指出皇帝曾在这里停驻过,由此而得名的山峰显现出其非凡的历史意义。
“虏詟天威近,师行雪浪间”一句通过对敌军(虏)畏惧天威和军队行进于雪地的情景,传达了边疆军事的严峻与紧张。接下来的“车旂临鸟道,草木识龙颜”则描绘了一幅军营扎寨、车旗临近鸟道以及自然万物似乎都认识到英雄将领的英姿飒爽。
最后两句,“露布虬须喜,铙歌鸭绿还。可怜房与魏,扈从不随班”表达了对古代忠诚守卫边疆者的怀念之情,以及对那些未能跟随统帅出征的将士的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
径草如烟柳如幕,日上茅檐鼓声作。
田翁遣女不出村,东舍西邻隔墟落。
新妇驾牛儿跨驴,家人后拥翁前驱。
儿家举酒拦道劝,舅甥几世同桑榆。
耳边阿㜷私属父,肩上娇婴肯离祖。
欢声一路到柴关,野伶山歌《柘枝》舞。
两门彷佛朱与陈,乡仪简古民风淳。
华筵肆设竞珠翠,想见纷纷京洛尘。
妇馌男耕罢征戍,安得移家个中住。
长因击节颂年丰,不作催租打门句。
老木长梢半空起,影落君家素屏里。
枝间双鹊不飞去,似向高堂报君喜。
凉风晓入庭户清,主人坐对宛有情。
眼前岂独惜珍羽,耳畔忽疑闻好声。
亦有娟娟白头鸟,相顾裴裒若相保。
广东画史深可人,生态无穷意难了。
主人堂堂真壮夫,喜受文士相追呼。
征蛮不带岭南物,衣衾之外惟此图。
堂下有儿堂上母,客至矜图饮醇酒。
呀然一笑共平生,崔白边鸾竟何有。
鹊兮鹊兮不可求,愿君身比张梁州。
不须椎石取金印,看尔生封忠孝侯。
远山近山翠浪倾,爱此万叠秋初晴。
已多浮云岩下宿,只有暮霭空中生。
草树纷纷纵复横,风回落叶填涧坑。
哀猿啼处日将暝,谷口不见樵夫行。
重洲复渚望不极,渔舟独出沙鸥惊。
三山二水昔人句,仿佛当时登石城。
何如攒蹙寻丈里,一目千里当前呈。
画家意匠劳经营,墨气浓淡皆有情。
平生见此真有几,不负长安许道宁。
残山岂合推马远,寒林亦宜矜李成。
世间神品吾所遇,沈老旧藏高克明。
二图作配实相称,品格岂待宣和评。呜呼!
人言名画真是名,一笑顿觉千金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