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蒲鞭》
《蒲鞭》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自古官刑在,如何只用蒲。

贤哉知道者,陋矣执鞭乎。

草草存笞责,拳拳爱体肤。

教非刑可比,耻患免而无。

舜扑书徒识,秦敲惨自愚。

悲因挞黎庶,适意与宽俱。

(0)
鉴赏

这首诗《蒲鞭》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对比“官刑”与“蒲鞭”的使用,探讨了权力行使的道德边界与教育意义。

首联“自古官刑在,如何只用蒲。”开篇即提出疑问,自古以来就有严酷的刑罚,为何现今仅使用温和的“蒲鞭”?这里暗含对传统严厉刑罚的反思,引出对温和教育方式的推崇。

颔联“贤哉知道者,陋矣执鞭乎。”将“知道者”(即明智之人)与“执鞭者”(执行刑罚之人)进行对比,前者以智慧和道德引领,后者则可能流于粗暴和无知。这里强调了知识与智慧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颈联“草草存笞责,拳拳爱体肤。”指出传统的刑罚往往草率地执行,注重对身体的直接伤害,而忽略了对心灵的教育。同时,也表达了对保护身体的重视,但更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关怀。

尾联“教非刑可比,耻患免而无。”进一步阐述教育与刑罚的不同本质,认为教育不应与刑罚相提并论,真正的耻辱在于没有得到适当的教育。同时,表达了对避免教育缺失的担忧。

尾句“舜扑书徒识,秦敲惨自愚。”通过历史典故,将“舜”与“秦”进行对比。舜在教育犯人时,使用鞭子的同时不忘教导,而秦则以残酷的刑罚来维护统治,结果却使自己更加愚蠢。这反映了作者对温和教育方式的肯定和对严酷刑罚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教育与刑罚的关系,以及在治理国家中应采取的正确方式。它强调了智慧、道德和教育的重要性,反对简单粗暴的手段,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人性关怀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邺中怀古

漳南望断客愁新,往事悠悠起战尘。

地下奸雄无用处,别时歌舞可怜人。

河声入梦俱成泪,草色生秋不计春。

欲向西园访公子,夕阳黄叶落纷纷。

(0)

偶赋四首·其四

乍暖桃花已渐红,寒来花片各西东。

邻翁于我能赊酒,溪岸谁同立晚风。

草色接天吟欲远,月痕沉阁梦全空。

人传亦有书千纸,未必萧郎手自封。

(0)

塞下曲

边霜遥逐角声吹,马上征夫最早知。

出塞正当寒剧地,望乡惟见雁南时。

汉关秦月年年戍,羌笛胡笳处处悲。

杨叶楼中天万里,玉人何夜梦归期。

(0)

送何大将军

何年投笔佩吴钩,故国今看衣锦游。

三竺芙蓉朝倚剑,六桥笳鼓夜维舟。

乡园柳影连宫月,江浦潮生万马秋。

料得里中人讶道,书生原解觅封侯。

(0)

韩孟郁招同黄宫谕刘宪副高太守梁韩二明府暨苏梁诸公集浮丘步寅仲韵·其一

仙山在人境,出郭惬幽寻。

花雨散瑶席,松云结暮阴。

胜情欣有托,酒政雪能禁。

借问三青鸟,何时有报音。

(0)

都督王公阅兵海上歌·其五

北风萧萧吹江关,白波几度流雪山。

将军倚剑飞艎上,却似当年下濑还。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