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湖上观萍》
《南湖上观萍》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风掠浮萍水面来,翠绡成段接还开。

无情却似多情物,不到诗中不肯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ánshàngguānpíng
sòng / zhāng

fēnglüèpíngshuǐmiànláicuìxiāochéngduànjiēháikāi

qíngquèduōqíngdàoshīzhōngkěnhuí

注释
浮萍:水上漂浮的植物,叶子小而薄,常用来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或心情。
翠绡:绿色的细薄丝绸,形容浮萍的绿色叶片轻盈如丝。
无情:这里指风,形容风没有情感,不带感情色彩。
多情物:形容有情感的事物,这里借来形容风仿佛有情感,非要入诗才肯离去。
翻译
微风吹过,吹动水面上的浮萍,一片片像翠绿的丝巾般展开又合拢。
它看似无情,却如同多情的事物,不愿被诗歌遗漏,总是要出现在诗篇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南湖上观赏萍草的景象。"风掠浮萍水面来",生动地表现了萍草随着微风在水面上漂浮、翻滚的姿态,给人以生命力旺盛的感觉。"翠绡成段接还开"则形象地描述了萍草长势的连续与茂密,如同细腻的丝线编织而成,层次分明,既展示了萍草的美丽,又映衬出作者细腻的观察。

"无情却似多情物"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情感投射。这里的"无情"指的是不具备感情的自然界,但在诗人的眼中,萍草仿佛有了情感,就像是能与人产生共鸣的有情之物一样。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丰富情感,也反映出他对大自然深厚的情感。

最后一句"不到诗中不肯回"表明了作者想要将这份美好和情感永恒地保存在诗歌之中,不愿意让它消逝。这里的"不肯回"也可理解为诗人对这份美景的珍视,以及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萍草生长状态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情感上的寄托,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感觉和深刻情怀。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九日同姚纳言过张蓬玄中丞官署

滹沱秋色飒邢关,宣武风流此共攀。

客有清班同豹尾,时当高会比龙山。

营开细柳闻笳发,觞引茱萸听漏殷。

戏马正于戎马候,邀欢暂借枕戈闲。

(0)

贺郭青螺大中丞

彤弓卢矢蕊珠庭,瑞霭遥连执法星。

圯上密传书似素,台中独坐鬓犹青。

人看剑履依三极,手握风云驭百灵。

若向揽揆论盛事,旂常应胜佛名经。

(0)

送王纯伯乡丈

忽闻齐语变吴歈,游子归来意气殊。

羽客山川犹记旧,马卿骑从一何都。

七襄河汉行清浅,三伏炎蒸任有无。

不为尘沙缓征旆,知君身寄长房壶。

(0)

送冯琢庵宗伯二首·其一

帝宠端臣拜庆时,恩华舄奕照东淄。

凤毛总揽双茎秀,鹏息聊为六月期。

子舍舞衣朱绂贵,春宫横卷黑头师。

最怜尺五云霄近,芳岁从容引寿卮。

(0)

送侯六真侍御按黔时黔有兵事侍御兼视师之命二首·其二

绣衣持斧拥旌旄,戎马间关气益豪。

报国肯回王子驭,詶知频拭吕虔刀。

皂囊弹事风霜笔,羽扇谈兵虎豹韬。

行矣捷书宜早奏,汉家麟阁五云高。

(0)

送瞿稼轩黄门应召北上

瞳矇日丽大明宫,妙选才贤应诏同。

凫舄旧标循吏传,凤毛洵美谢家风。

昌辰瑞草尧阶上,首路梅花古驿中。

献纳久怀天下计,封章一出掖垣空。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