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满千岩,芳传丛桂,小山曾咏幽菲。
仙姿冷淡,不奈此香奇。
翠葆层层障日,深爱惜、早被风吹。
秋英嫩,夜来露浥,月底半离披。谁知。
清品贵,带装金粟,韵透文犀。
与降真为侣,罗袖相宜。
宝鸭休薰百濯,清芬在、常惹人衣。
姮娥约,广寒宫殿,留折最高枝。
香满千岩,芳传丛桂,小山曾咏幽菲。
仙姿冷淡,不奈此香奇。
翠葆层层障日,深爱惜、早被风吹。
秋英嫩,夜来露浥,月底半离披。谁知。
清品贵,带装金粟,韵透文犀。
与降真为侣,罗袖相宜。
宝鸭休薰百濯,清芬在、常惹人衣。
姮娥约,广寒宫殿,留折最高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幽静山谷中的景象,香气浓郁弥漫于千岩之中,桂花的芳香亦随风传播。诗人提及小山曾经咏叹过这般幽深美丽的景致,但仙气淡漠,却也不能抗拒这种非凡的香气。
翠绿的树叶层层叠加,仿佛阻挡了阳光,诗人对这些美好之物充满爱惜之情,担心它们会被早春的风吹散。秋天的菊花柔嫩而美丽,夜晚的露水使其更加鲜明,而在月色朦胧中,它们仿佛半离人间,若有所思。
最后一句“谁知”表达了一种无奈和疑惑,对这些美好的东西是否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其价值。接下来的几句写到了珍贵的香料,其清淡之品格如同带着金粉装饰的文犀一般,韵味透彻。诗人与仙灵为伴,罗袂间相得益彰。
宝鸭香薰百种芬芳常在,却又常常引起人们衣衫上的清香。最后几句写到了姮娥的约束和广寒宫殿中的高枝,被留下不忍心折断。这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无奈,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江流浩浩群动息,琴声琅琅中夜鸣。
水深天阔音响远,仰视牛斗皆从横。
昔有至人爱奇曲,学之三岁终无成。
一朝随师过沧海,留置绝岛不复迎。
终年见怪心自感,海水震掉鱼龙惊。
翻回荡潏有遗韵,琴意忽忽从此生。
师来迎笑问所得,抚手无言心已明。
世人嚣嚣好丝竹,撞钟击鼓浪谓荣。
安知江琴韵超绝,摆耳大笑不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