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韩康公坐上侍儿求书扇上二首·其二》
《韩康公坐上侍儿求书扇上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一一窗扉面水开,更于何处觅蓬莱。

天香满袖人知否,曾到旃檀小殿来。

(0)
翻译
窗户面对水面敞开,我还要去哪里寻找那仙境蓬莱。
身上的香气是否被人察觉,我曾来到那檀香缭绕的小殿中。
注释
窗扉:窗户。
面水开:面对水面敞开。
觅:寻找。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理想或隐逸之地。
天香:自然或人工产生的香气,常指美好的气息。
满袖:充满衣袖,形容香气浓郁。
知否:知道吗?。
旃檀:一种香木,这里指寺庙或佛殿。
小殿:较小的殿堂,可能指的是佛寺中的某一特定场所。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哲学家苏轼的《坐上侍儿求书扇上二首(其二)》。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

"一一窗扉面水开,更于何处觅蓬莱。" 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坐在窗前,望着窗外流动的溪水,不禁想象到了传说中的仙岛蓬莱。这里的“一一”形容窗棂的细长,“更于何处觅蓬莱”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现实、向往理想世界的情怀。

"天香满袖人知否,曾到旃檀小殿来。" 这两句诗中的“天香”可能指的是仙境的香气,而非尘世的凡香。“曾到旃檀小殿来”则暗示了作者内心对于高洁、脱俗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仙境的向往,展现了苏轼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个性。同时,也反映出他在政治低谷时期,对远离尘世、隐逸山林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憧憬。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高远,是研究苏轼思想和文学风格的一个窗口。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与伍国开游仙隐岩

混沌閟幽奇,元气未开扩。

瀑虹万丈倾,泠泠潴深壑。

仰视半岩扉,一线通微凿。

俯入别有天,万巧纷然作。

日光闪金铺,蒸霞成丹艧。

嵌空玉玲珑,神工何代削。

灏气羃濛濛,寒色生回薄。

山灵若待人,兹游应有托。

(0)

惠来晚发

整驾出孤城,中天月尚明。

雪花侵野白,烟树隐林平。

山逐行人改,云从去马生。

传言大陂口,畏路转关情。

(0)

过临颍

幸值唐虞代,犹悬旷士思。

瓢轻聊可挂,屣敝讵难遗。

颍水宁留染,鹪林尚有枝。

翛翛尘外意,谁与问襟期。

(0)

生朝自寿示诸生和子由生日

蠕动皆含灵,脩短亦不一。

偶然脩短之,岂必天所骘。

俗士强安排,持券邀所必。

至人冥于虚,君子践其实。

体堕形匪拘,神藏聪可黜。

潜然返厥初,生理亦云毕。

我年过半百,所遇半凶吉。

流坎乘化运,憺漠守神室。

未免与俗缘,所欠焚研笔。

我自观其生,君勿庆余日。

(0)

元旦即事

闻鸡未觉晓,辨色始知旦。

谯楼鼓一声,惊起晨鸦散。

墙隈爆竹响,屋角岁灯烁。

门前已戒御,中厨方进盥。

罗衣御旧尘,榆火试新爨。

望门投空刺,东里复西闬。

蹲蹲衢巷窄,楚楚冠裳焕。

儿童庆岁添,老大祝违算。

日月双跳丸,暗把流光弹。

(0)

效挽歌

逝水自东驰,浮云自西徂。

与我周旋久,形影渐以疏。

明知不可度,药饵强相扶。

岩风动罗帏,吹我骨髓枯。

讣音忽远闻,爱憎异悲愉。

家人罗前庭,为我身后图。

一身不自保,宁问妻与孥。

妻孥浑不解,袒跣悲以呼。

凌晨设祖奠,门外驾灵舆。

室庐让与人,逼我山泽居。

出郭独彷徨,四野冢累累。

向来携手伴,执绋共前驱。

车徒空杂遝,祇为观者娱。

长揖谢世人,来与魍魉俱。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