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驾出孤城,中天月尚明。
雪花侵野白,烟树隐林平。
山逐行人改,云从去马生。
传言大陂口,畏路转关情。
整驾出孤城,中天月尚明。
雪花侵野白,烟树隐林平。
山逐行人改,云从去马生。
传言大陂口,畏路转关情。
此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离开孤城,行走在月光下的景象。首句“整驾出孤城”,点明了出行的背景,一个“孤”字,便勾勒出城池的荒凉与寂寞。接着“中天月尚明”,在半空中悬挂的明月,为夜行者照亮前行的道路,也映衬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雪花侵野白,烟树隐林平。”这两句通过“雪花”和“烟树”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景色。雪花覆盖大地,一片洁白,与远处隐约可见的树林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自然风光。同时,“烟树隐林平”中的“隐”字,不仅描绘了树木在烟雾中若隐若现的情景,也暗示了诗人行进中的迷蒙感。
“山逐行人改,云从去马生。”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山峦和云彩赋予了动态,随着行人的脚步而变化,仿佛它们也在陪伴着诗人一同前行。同时,“去马生”一词,既指出了诗人骑马而行,又巧妙地将马蹄声与云的生成联系起来,营造了一种生动的画面感。
最后,“传言大陂口,畏路转关情。”诗人表达了对前方未知道路的担忧和期待。通过“传言”二字,透露出对即将到达地点的不确定感,而“畏路转关情”则直接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未知的恐惧,也有对即将见到新事物的好奇和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行旅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旅途的独特感悟。
虚堂眄平冈,积翠淩天半。
彷像识瑶台,熹微窥玉案。
颇疑巨灵力,刬削非一旦。
森森古树齐,奕奕朝霞烂。
地近巘易陟,池清莲不蔓。
莺啼午梦残,客至琴声断。
胜境契中襟,雅怀知弗畔。
翛然忘物我,讵肯存崖岸。
马迹遍幽燕,华颠乐村闬。
居夷非矫曲,悼猛得前算。
巇崄世所趋,真淳日彫散。
跬步视安危,片言几理乱。
苟能领斯会,未觉身为患。
嘉谋谅贻厥,岂曰誇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