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减字木兰花.以大琉璃杯劝王仲翁》
《减字木兰花.以大琉璃杯劝王仲翁》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减字木兰花

海南奇宝。铸出团团如栲栳。曾到昆仑。乞得山头玉女盆。

绛州王老。百岁痴顽推不倒。海口如门。一派黄流已电奔。

(0)
注释
奇宝:指大琉璃杯。
栲栳:用柳条编成的盛物器具,亦称笆斗,类圆筐。
这里形容琉璃杯圆大如笆斗。
昆仑:西王母所居神山。
玉女盆:仙女洗头之盆。
亦以形容大琉璃杯。
绛州:今山西新绛县。
推不倒,不倒翁意,谓长寿。
海口如门:夸张王仲翁口长得大。
一派黄流:犹言一条黄河,此为形容王仲翁饮酒之豪状。
翻译
经海道南部流入一体奇异宝器,它被浇铸得圆圆如同柳编“栲栳”。琉璃曾也流入昆仑岛,如同索取华山产的玉女盆那样珍贵。
深红色的州地,有位王仲翁老人,他能活一百岁,很顽强一下死不了。口大如门,一阵黄酒迅快、轻易地下肚了。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种奇特的景象,以海南岛上的宝物——一个形似栲栳(古代一种盛物器具)的大琉璃杯为载体,暗示其珍贵和不凡。它曾被带到昆仑山,象征着它来历非凡,甚至得到了玉女的珍品——玉盆。这表明杯子不仅材质珍贵,还带有神秘的神话色彩。

词中的“绛州王老”可能是指一位长寿而豁达的人,他虽然年逾百岁但依然精神矍铄,对这个琉璃杯的喜爱程度无人能及,即使被称为“痴顽”,也舍不得放下。这反映出他对美物的执着和生活的热爱。

最后一句“海口如门,一派黄流已电奔”,则借景生情,将海浪比喻为黄流,形容其汹涌澎湃,如同电流般疾驰,与大琉璃杯形成鲜明对比,既写出了海的壮阔,又暗含了时光流逝、世事如流的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琉璃杯的魅力,同时也寓言了人生的短暂和事物的变迁,具有浓厚的诗意和哲理。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复诸亲庆会致语口号

潭府今朝雅宴开,郁纷佳气霭蓬莱。

笙歌丛里环珠履,衮绣光中荐玉杯。

已喜群仙来阆苑,更须三熟见瑶台。

料应太史占乾象,星斗森罗拥上台。

(0)

待魏丞相汪尚书赵侍郎致语口号

燕集西湖锦绣围,花迎晴晓露方晞。

把杯且共寻前约,控手何须悟昨非。

已喜一翁归绿野,更看三杰上黄扉。

云台指日标鸿烈,应许严陵老钓矶。

(0)

次韵郑郎中作四明谢遗尘九题走笔不二·其一石窗

峻极生从地势坤,擎天一柱四窗存。

有时空洞来龙驾,列岳灵祇尽骏奔。

(0)

野庵分题.柳色

何处朱门窈窕深,萧然一径绿成阴。

回眸却笑阳关道,匹马区区走到今。

(0)

野庵分题.苔钱

谁将翠靥出青箱,散在瑶阶作孔方。

好是楼头三弄后,田田买断落梅香。

(0)

丁酉八月十三日夜以经筵官番宿翰苑予十五年前曾为学士·其二

忆昔初为鳌禁游,油拳草制拜公侯。

沈思十五年前事,壮志消磨雪满头。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