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驾送举人,东方犹未明。
自谓出太早,已有车马行。
骑火高低影,街鼓参差声。
可怜早朝者,相看意气生。
日出尘埃飞,群动互营营。
营营各何求,无非利与名。
而我常晏起,虚住长安城。
春深官又满,日有归山情。
夙驾送举人,东方犹未明。
自谓出太早,已有车马行。
骑火高低影,街鼓参差声。
可怜早朝者,相看意气生。
日出尘埃飞,群动互营营。
营营各何求,无非利与名。
而我常晏起,虚住长安城。
春深官又满,日有归山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晨送别考生进入科举考试的场景。开头两句“夙驾送举人,东方犹未明”表达了清晨的黑暗和赶场面试者的紧迫感。接下来的“自谓出太早,已有车马行”则透露出其他考生和家属已经开始行动,一片繁忙景象。
诗中“骑火高低影,街鼓参差声”通过对光影和声音的描绘,增添了动态感和节奏感,让人仿佛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鼓声以及看到马匹奔跑时的剪影。
“可怜早朝者,相看意气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清晨就出来赶考的举人们既悲哀又赞许的情感。他们为了考试而起早,彼此间也充满了一种共同奋斗的情谊。
“日出尘埃飞,群动互营营”则是对随着太阳升起,一切活动更加热闹的描述。人们各自为了自己的目标和追求而忙碌不息,这些追求无非是名利双收。
最后,“营营各何求,无非利与名。而我常晏起,虚住长安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追逐名利的行为持有不同态度。他自己更喜欢晚起,悠然地居住在繁华的长安城中。
“春深官又满,日有归山情”这两句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随着春天的深入,朝廷中的官职也变得越来越饱和,而诗人自己却每天都有归隐山林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科举考试时社会的繁忙面貌,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世俗名利追逐的超脱与淡然。
临水一太息,解舟当落晖。
上楼人已远,极目鸟空飞。
荆楚时方晏,江湖客未归。
定知吟忆处,林外月光微。
晓出春风已摆条,应逢社伯马蹄骄。
坛边宿雨微沾麦,水上残冰壅过桥。
燕子飞来依约近,雁行归去试教调。
北扉西掖多才思,相与飘飘在泬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