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和长文社日禖祀出城》
《次韵和长文社日禖祀出城》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晓出春风已摆条,应逢社伯马蹄骄。

坛边宿雨微沾麦,水上残冰壅过桥。

燕子飞来依约近,雁行归去试教调。

北扉西掖多才思,相与飘飘在泬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chángwénshèméichūchéng
sòng / méiyáochén

xiǎochūchūnfēngbǎitiáoyìngféngshèbǎijiāo

tánbiān宿wēizhānmàishuǐshàngcánbīngyōngguòqiáo

yànfēiláiyuējìnyànxíngguīshìjiàotiáo

běifēi西duōcáixiāngpiāopiāozàijuéliáo

注释
晓:清晨。
春风:温暖的春风。
社伯:古代地方的社区领袖。
马蹄骄:马蹄轻快。
宿雨:昨夜的雨。
沾:沾湿。
麦:麦田。
壅:堆积。
燕子:春天的鸟儿。
依约:隐约。
雁行:雁阵。
调:队形。
北扉:朝廷北门。
西掖:西部官署。
多才思:才思出众。
飘飘:自由自在的样子。
泬寥:清冷、空旷。
翻译
清晨出门春风拂面,料想遇见社伯骑马神采飞扬。
祭祀坛边还残留着昨夜的雨水,微微润湿了麦田,河上的残冰堆积,挡住了过桥的路。
燕子飞舞似乎渐渐靠近,大雁成行归巢,尝试调整队形。
朝廷北门和西部官署聚集了许多有才情的人,他们一起在清冷的空气中自由飘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次韵和长文社日禖祀出城》,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以及社日活动的氛围。首句“晓出春风已摆条”写出了春天早晨春风轻拂,万物复苏的场景,"摆条"形象地展现了柳条随风摇曳的动态美。接下来,“应逢社伯马蹄骄”暗示着社日的热闹,社伯骑马而过,马蹄声显得格外欢快。

“坛边宿雨微沾麦”描绘了雨后清新,麦田湿润的田园风光,"微沾"二字传达出春雨的细腻与生机。“水上残冰壅过桥”则点明冬去春来的时节转换,冰块堵塞桥面,象征着严冬的消融。

“燕子飞来依约近,雁行归去试教调”通过燕子的飞翔和雁阵的归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季节的变换,"依约近"和"试教调"富有动态感,让人仿佛能听到鸟儿的鸣叫声。

最后两句“北扉西掖多才思,相与飘飘在泬寥”表达了诗人对社日活动中的才子们才华横溢的赞美,他们在这清冷寂寥的春景中,更显出文人墨客的飘逸风采。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社日的热闹与文人的雅趣,体现了宋诗的清新自然之美。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出门

长安百万家,出门无所之。

岂敢尚幽独,与世实参差。

古人虽已死,书上有其辞。

开卷读且想,千载若相期。

出门各有道,我道方未夷。

且于此中息,天命不吾欺。

(0)

阳羡杂咏十九首.桃花谷

君阳山下足春风,满谷仙桃照水红。

何必武陵源上去,涧边好过落花中。

(0)

燕台四首.秋

月浪冲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

云屏不动掩孤嚬,西楼一夜风筝急。

欲织相思花寄远,终日相思却相怨。

但闻北斗声回环,不见长河水清浅。

金鱼锁断红桂春,古时尘满鸳鸯茵。

堪悲小苑作长道,玉树未怜亡国人。

瑶琴愔愔藏楚弄,越罗冷薄金泥重。

帘钩鹦鹉夜惊霜,唤起南云绕云梦。

双珰丁丁联尺素,内记湘川相识处。

歌唇一世衔雨看,可惜馨香手中故。

(0)

寄远十一首·其十

鲁缟如玉霜,笔题月氏书。

寄书白鹦鹉,西海慰离居。

行数虽不多,字字有委曲。

天末如见之,开缄泪相续。

泪尽恨转深,千里同此心。

相思千万里,一书值千金。

(0)

重荅柳柳州

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

耦耕若便遗身老,黄发相看万事休。

(0)

观山水障子

功绩精妍世少伦,图时应倍用心神。

不知草木承何异,但见江山长带春。

云势似离岩底石,浪花如动岸边蘋。

更疑独泛渔舟者,便是其中旧隐人。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