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岂云猛,潜藏伺天昏。
行行出丛薄,稍稍入孤村。
孤村何所利,所利犬与㹠。
谁知仁者勇,去恶义自敦。
猛虎岂云猛,潜藏伺天昏。
行行出丛薄,稍稍入孤村。
孤村何所利,所利犬与㹠。
谁知仁者勇,去恶义自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夜闻居人喊虎》,描绘了一幅夜晚山林中猛虎出没的情景。首句“猛虎岂云猛”,看似在质疑猛虎的凶猛,实则暗示其隐藏于暗处的威胁。接着,“潜藏伺天昏”形象地写出老虎在黄昏时分悄然出没,寻找猎物。
“行行出丛薄,稍稍入孤村”两句,通过动态的描绘,展现了老虎逐步接近村庄的过程,让人感受到紧张的气氛。然而,诗人笔锋一转,揭示了老虎的目标:“孤村何所利,所利犬与㹠”,原来它对村庄的侵扰只是为了获取食物,特别是那些看家的犬和猪。
最后两句“谁知仁者勇,去恶义自敦”是诗人对于“仁者”的赞美,即使面对猛虎这样的恶兽,仁者也会勇敢地保护弱小,以正义之名驱除邪恶。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道德立场,也寓含了对人性光辉的肯定。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沉,富有哲理。
邦人前世条缘,福星遇得长庚李。
光芒初照,一声霹雳,重开天地。
试问年来,民间安枕,伊谁之赐。
有青天白日,和风甘雨,公如父、氏如子。
今度虎牌重到,感皇恩、欢声千里。
衮归未晚,纱笼人物,御屏名字。
碧嶂长春,清江不尽,棠阴堪憩。
愿年年把酒,庆公初度,祝公千岁。
本自出家离尘世。
更不贪人间华丽。
蓬头垢面,终朝独坐,内修活计。
古庙窑龛里。
任他红轮西坠。
向无中认有,知白守黑,绵绵地,默调息。
心上别无萦系。
有腋袋拄杖相随。
草鞋短襦,精*赤腿,羊皮遮体。
饥后巡门乞。
饱来唱哩*罗哩。
任傍人笑我,呆痴懒汉,有谁人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