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卜算子.督战淝水,再用前韵第三首示青草堂·其四》
《卜算子.督战淝水,再用前韵第三首示青草堂·其四》全文
宋 / 向子諲   形式: 词  词牌: 卜算子

胶胶扰扰中,本体元来静。

一段澄明绝点埃,世事如泡影。

歇即是菩提,此语须三省。

古道无人著脚行,禾黍秋风冷。

(0)
翻译
在纷扰的世界中,本源其实平静。
清澈的心境超越尘埃,世间万物如同泡影般虚幻。
一旦停止追逐,就是觉悟,这话需要深思熟虑。
古老的道路上空无一人行走,秋风吹过稻谷,显得凄凉。
注释
胶胶扰扰:形容纷乱嘈杂。
本体:事物的根本或本质。
澄明:清澈明亮。
绝点埃:完全不沾染尘埃。
世事:世间的事情。
如泡影:像梦幻泡影,虚无缥缈。
歇:停止。
菩提:佛教中的觉悟。
三省:反复思考、反省。
古道:古老的道路。
无人著脚行:没有人行走。
禾黍:泛指农作物,这里代指田野。
秋风:秋天的风。
冷:寒冷,引申为荒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向子谨的作品,名为《卜算子·督战淝水再用前韵第三首示青草堂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与世事无常的感悟,以及对修行达到菩提智慧层次的深刻领会。

"胶胶扰扰中,本体元来静。" 这两句描绘出一幅安静致远的心境图景,尽管外界喧嚣,但内心却能保持本真的宁静。

"一段澄明绝点埃,世事如泡影。" 这两句则通过对比,将世间的一切繁华与尘埃比作泡沫,强调了世事的无常和虚幻。

"歇即是菩提,此语须三省。" 诗人在这里提出,当心灵安静时,便可触达佛教中的菩提智慧。这句子表明了诗人对禅理的深刻理解,并引导读者要多加思索。

"古道无人著脚行,禾黍秋风冷。" 最后两句,则描绘出一条空寂古道和秋天萧瑟的田野景象,通过这宁静而孤独的自然图景,强化了诗中对修行与超脱世俗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对比内心世界与外部现实,以及通过禅理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真谛的探索。

作者介绍

向子諲
朝代:宋   字:伯恭   号:芗林居士   籍贯:临江(今江西清江县)   生辰:yīn)(1085-1152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猜你喜欢

题负薪图

落叶被径行客稀,晚风吹树斜阳微。

空山短日惜馀景,野老长镵甘息机。

瀑流侧足巨岩响,峰高倚杖秋云飞。

村林舂黍户将闭,寒谷束荆人未归。

(0)

㝛德化县

南行三百里,举首白云端。

大壑连阴霭,中天峙碧峦。

夜潮千嶂闭,明月九江寒。

更就东林㝛,萧条钟磬阑。

(0)

华表鹤图二首·其一

城头华表切云低,千岁无端得重栖。

莫道鹤言非物怪,山君元不问昌黎。

(0)

班鸠

积水寒芜遍野田,恼人幽鸟隔深烟。

不须更唤溪头雨,麦烂蛾飞又一年。

(0)

与时用陪士常话别联句翌日士常见和因叠前韵

客去萧然卧北窗,兴来谁复倒馀缸。

钟声坐觉催寒漏,灯影长怜伴夜釭。

徐榻正悬怀旧侣,郢词初变忆新腔。

忧时每念丹心独,抗世宁教白眼双。

敢谓文章非忝窃,未看民俗尽敦庞。

名场有绁身仍系,宦海无风浪亦撞。

交重雷陈真不减,才非元白已全降。

孤藤幸托千年树,一苇终期万里江。

望里停云心脉脉,曲中流水恨淙淙。

还家莫叹关山隔,闻说弦歌似鲁邦。

(0)

禫后述哀用祥韵四首·其一

凄凉此日还非昨,俯仰吾生欲藉谁。

盘芰有情惭屈建,江鱼多恨老姜诗。

孤禽影吊曾栖地,宿火灰馀未死时。

莫向海天深处望,海天空阔不胜思。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