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此日还非昨,俯仰吾生欲藉谁。
盘芰有情惭屈建,江鱼多恨老姜诗。
孤禽影吊曾栖地,宿火灰馀未死时。
莫向海天深处望,海天空阔不胜思。
凄凉此日还非昨,俯仰吾生欲藉谁。
盘芰有情惭屈建,江鱼多恨老姜诗。
孤禽影吊曾栖地,宿火灰馀未死时。
莫向海天深处望,海天空阔不胜思。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在禫祭之后所作,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哀悼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与感慨。
首句“凄凉此日还非昨”,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情境的变化,暗示了诗人面对逝者时的悲凉心情。接着,“俯仰吾生欲藉谁”一句,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寻求寄托的渴望,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感。
“盘芰有情惭屈建,江鱼多恨老姜诗。”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物象——菱角与江鱼,寄寓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菱角与屈原、江鱼与姜子牙的典故,既增加了诗句的文化内涵,也深化了情感的表达。
“孤禽影吊曾栖地,宿火灰馀未死时。”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逝者所在之地的追忆。孤鸟的影子仿佛在悼念曾经栖息的地方,而残留的火灰则象征着逝者生命的痕迹,虽已逝去,但记忆犹存。
最后,“莫向海天深处望,海天空阔不胜思。”诗人劝慰自己不要过于沉浸在对逝者的思念之中,因为广阔的天地间充满了无尽的思绪,难以承载。这句话既是对自己的劝解,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提醒人们在面对失去时,应学会释怀,让情感在宽广的世界中得到释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哀而不伤的情感基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情悼念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