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千祀外,轩驾一来游。
夷荡长如此,威灵不复留。
凭高睿赏发,怀古圣情周。
寒向南山敛,春过北渭浮。
土功昔云盛,人英今所求。
幸听熏风曲,方知霸道羞。
汉宫千祀外,轩驾一来游。
夷荡长如此,威灵不复留。
凭高睿赏发,怀古圣情周。
寒向南山敛,春过北渭浮。
土功昔云盛,人英今所求。
幸听熏风曲,方知霸道羞。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家游猎的盛况,通过对汉代宫廷宏伟和历史变迁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去荣光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诗中运用夸张手法,如“千祀”、“威灵不复留”,增强了历史沧桑之感。
“凭高睿赏发,怀古圣情周”一句,表现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心怀古代圣主的宽广胸襟。这里的“睿赏发”指的是皇帝在高处观赏四方的情况,而“怀古圣情周”则表明诗人对历史的缅怀和对古代圣君的赞美。
“寒向南山敛,春过北渭浮”两句,以自然景物的变化反衬皇家游猎的壮观。南山之寒与北渭之春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描绘了季节更迁与帝王行猎的盛况。
“土功昔云盛,人英今所求”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繁华建筑和当下英雄人物的追思。这里的“土功”指的是古代的土木工程,而“昔云盛”则形容其宏伟;“人英今所求”则是对现实中英雄人物的向往。
最后,诗人通过听闻熏风之曲,方才意识到霸道(即帝王征讨四方的道路)的羞愧。这不仅表明了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历史思考。
襁褓已离乳,干戈复异居。
关河行欲尽,母子遂如初。
卓行先贤传,前缘释氏书。
悲欢知已极,赞咏欲何如。
步出城东门,与子各执手。
遥望冢累累,悲风发陇首。
长松自青青,枯根带骨朽。
人生如朝露,嘉命那可久。
世无王子乔,何诀以固寿。
感慨徒悲伤,欢言且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