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即席和李潼川韵》
《水调歌头.即席和李潼川韵》全文
宋 / 魏了翁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押[灰]韵

清燕卧霜角,月魄几回哉。

一声云雁清叫,推枕赋归来。

流水落花去路,画象棠阴陈迹,霄观傍楼台。

别忆入梅艳,愁色上田莱。记来时,惊列缺,走吴回。

人间都失匕箸,老婢亦惊猜。

匹马晓风鞭袖,孤堞暮烟烽柝,挥却挂蛇杯。

不负此邦去,笑口也应开。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的《水调歌头·即席和李潼川韵》,以清冷的秋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清燕卧霜角",形象地写出燕子在寒霜中的静谧栖息,"月魄几回哉"则暗示时光流转,月光多次照耀。接下来,"一声云雁清叫,推枕赋归来",通过云雁的叫声,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

"流水落花去路,画象棠阴陈迹",流水落花象征着岁月流逝,画面中残留着过去的痕迹,"霄观傍楼台"则描绘出高阁临风的景象,增添了空旷与寂寥之感。"别忆入梅艳,愁色上田莱",诗人回忆起梅花盛开的季节,心中涌上淡淡的哀愁。

下片转而抒发感慨,"记来时,惊列缺,走吴回",列缺指星辰,诗人感叹世事如梭,人事变迁。"人间都失匕箸,老婢亦惊猜",描述了世态炎凉,连身边的老仆也感到惊讶。"匹马晓风鞭袖,孤堞暮烟烽柝",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烽火则象征战乱。

最后,诗人表达出豁达之情:"挥却挂蛇杯,不负此邦去,笑口也应开",决定放下心中的忧虑,以乐观的态度离开此地,不负此行。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故乡的眷恋,又有对人生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不凡的胸襟。

作者介绍
魏了翁

魏了翁
朝代:宋   字:华父   号:鹤山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生辰:1178年—1237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
猜你喜欢

刘氏真隐园

岩峦幽窕树扶疏,中有高人自结庐。

地僻了无关势利,身閒端合混樵渔。

鸿冥独振云逵羽,龙卧偏宜水竹居。

莫笑刘郎仙洞远,青苔白石岂全虚。

(0)

寄答林君勉二首·其一

公馀犹自赋离骚,况复怀人思正劳。

白雪郢中推寡和,碧云海上望逾高。

鹏程万里瞻风翼,雁字三山寄彩毫。

别有知音求雅调,新声谁羡紫檀槽。

(0)

答高正甫郡伯

离筵冬尽忆分岐,晚出翻惭早退时。

清尚已耽香社隐,微名初附白云司。

莺花自美閒居赋,猿鹤偏教俗状窥。

似尔著书深岁月,何人不慕子云奇。

(0)

秋夜龙光寺宴集

双林幽寂抱龙沙,有客携樽傍晚霞。

江静游鱼听笑语,秋深鸣雁出蒹葭。

洪都自古称人杰,高会于今共物华。

夜久不知霜露冷,砧声淩乱月千家。

(0)

望京楼和张中丞二首·其二

江湖幽思近何如,天畔楼孤望帝居。

御苑春饶莺语合,仙茎露下雁来初。

悬车尚忆齐鸣佩,闭阁惟耽自著书。

此际经纶看世业,升平俱沐圣恩馀。

(0)

初冬送杜虞部入京

过里衣冠喜乍逢,尊前谈笑几相从。

谢家池草多康乐,阮氏竹林有仲容。

白下歌棠非宦巧,班生行李自仙踪。

中朝若遇询卑湿,天气长沙赖已冬。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