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燕卧霜角,月魄几回哉。
一声云雁清叫,推枕赋归来。
流水落花去路,画象棠阴陈迹,霄观傍楼台。
别忆入梅艳,愁色上田莱。记来时,惊列缺,走吴回。
人间都失匕箸,老婢亦惊猜。
匹马晓风鞭袖,孤堞暮烟烽柝,挥却挂蛇杯。
不负此邦去,笑口也应开。
清燕卧霜角,月魄几回哉。
一声云雁清叫,推枕赋归来。
流水落花去路,画象棠阴陈迹,霄观傍楼台。
别忆入梅艳,愁色上田莱。记来时,惊列缺,走吴回。
人间都失匕箸,老婢亦惊猜。
匹马晓风鞭袖,孤堞暮烟烽柝,挥却挂蛇杯。
不负此邦去,笑口也应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的《水调歌头·即席和李潼川韵》,以清冷的秋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清燕卧霜角",形象地写出燕子在寒霜中的静谧栖息,"月魄几回哉"则暗示时光流转,月光多次照耀。接下来,"一声云雁清叫,推枕赋归来",通过云雁的叫声,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
"流水落花去路,画象棠阴陈迹",流水落花象征着岁月流逝,画面中残留着过去的痕迹,"霄观傍楼台"则描绘出高阁临风的景象,增添了空旷与寂寥之感。"别忆入梅艳,愁色上田莱",诗人回忆起梅花盛开的季节,心中涌上淡淡的哀愁。
下片转而抒发感慨,"记来时,惊列缺,走吴回",列缺指星辰,诗人感叹世事如梭,人事变迁。"人间都失匕箸,老婢亦惊猜",描述了世态炎凉,连身边的老仆也感到惊讶。"匹马晓风鞭袖,孤堞暮烟烽柝",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烽火则象征战乱。
最后,诗人表达出豁达之情:"挥却挂蛇杯,不负此邦去,笑口也应开",决定放下心中的忧虑,以乐观的态度离开此地,不负此行。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故乡的眷恋,又有对人生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不凡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