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中家报》
《舟中家报》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泽国三千里,题书转自愁。

乡心河畔草,客梦雨边舟。

月落维扬夜,江深建业秋。

归程应未远,时抚大刀头。

(0)
鉴赏

这首诗《舟中家报》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身处舟中,收到家中消息时复杂的心情与思绪。

首联“泽国三千里,题书转自愁”,开篇即以广阔的地域背景展开,将读者带入一个辽阔的空间感之中。泽国,指的是水乡泽国,这里用以形容诗人所在之地的广阔与偏远。题书,指收到的家信,而“转自愁”则直接点明了诗人读信时内心的忧愁与感慨,传递出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

颔联“乡心河畔草,客梦雨边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河畔草,象征着家乡的自然景物,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客梦雨边舟,则是诗人想象中的梦境,雨中的舟船仿佛是通往家乡的桥梁,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到故乡的心愿。

颈联“月落维扬夜,江深建业秋”,时空转换,诗人将思绪从现实中的舟中转移到想象中的夜晚与秋天。维扬和建业均为古代地名,分别对应今天的扬州和南京,这里借以表达对远方家乡的思念。月落之夜与深秋之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尾联“归程应未远,时抚大刀头”,在情感上形成了一种转折。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心中坚信回家的路程并不遥远,这给予了他一丝安慰。同时,“时抚大刀头”这一细节,可能暗含着诗人对于家乡安全与和平的祈愿,以及对家人平安的牵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时的思乡之情,以及对家人的深切关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一丛花.丁未人日

轻寒侧侧下帘栊。细雨乍濛濛。

盆池浅绉冰初解,便山茶、斜著殷红。

四见丁年,几逢人日,万事酒杯中。

银幡凤倚绣花丛。小阁影朦胧。

辛盘七种羹方荐,问梅花、点额还空。

剪綵为人,缕金作胜,都未见春风。

(0)

沁园春.寿吴梅村先生六十

千载词坛,寥寥可数,谁似先生。

看奇葩四吐,扬班烂漫,灵珠盈掬,潘陆峥嵘。

十捻三都,千金一字,当代风骚属老成。

龙门在,任诸家百氏,孰敢争衡。

廿年鹿侣欧盟,有碧水丹山世外情。

记鹓班奏罢,炉烟春润,凤池散后,莲烛宵擎。

文苑凋残,英雄老去,荏苒霜髭忽数茎。

欣无恙,如天孙高峙,斗极常明。

(0)

如梦令.放怀

久拟结茅岩穴。便可长抛一切。

底事为饥驱,消受江花岭月。愁绝。愁绝。

那得称心时节。

(0)

浣溪沙·其十画

簏簌晴窗花影垂。新茶泼雨泻缥瓷。

偶拈银管蘸琉璃。

青簇晚山轻似髻,绿浮春水细于丝。

江南小景胜徐熙。

(0)

浣溪沙·其四前题

侧侧东风涨绿池。燕娇莺嫩夕阳迟。

踏青天气斗茶时。

绮席兴酣银凿落,琐窗肠断玉参差。

画船归去雨丝丝。

(0)

蝶恋花·其二

隋苑烟花罗绮缬。小别重圆,交代欢愁节。

肠转车轮今始歇。梦回关塞沙如雪。

为问逢场歌几阕。比并双蛾,画就谁娇绝。

天欲为人须为彻。一生乞作团圞月。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