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拟结茅岩穴。便可长抛一切。
底事为饥驱,消受江花岭月。愁绝。愁绝。
那得称心时节。
久拟结茅岩穴。便可长抛一切。
底事为饥驱,消受江花岭月。愁绝。愁绝。
那得称心时节。
这首清代董俞的《如梦令·放怀》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隐逸生活的愿望。词人久已渴望在山岩洞穴中筑舍安居,摆脱世间纷扰,尽情享受山水间的宁静与美丽。然而,现实中的饥饿驱使他不得不面对世俗生活,即使是江边的花和岭上的月,也无法完全满足他的心灵追求。词人反复感叹“愁绝”,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和对理想生活的深深向往,遗憾的是,现实中并没有足够的“称心时节”来实现他的愿望。整体上,这是一首寓含深沉人生感慨的隐逸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