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净星疏露气濡,皎然明月一轮孤。
窗前疑是霜华重,影射梅花半有无。
云净星疏露气濡,皎然明月一轮孤。
窗前疑是霜华重,影射梅花半有无。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月光下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与自然景物之间的和谐之美。
首句“云净星疏露气濡”,描绘了天空中云层散去,星星稀疏,露水滋润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皎然明月一轮孤”一句,点明了主题——一轮明亮而孤独的月亮高悬于夜空之中,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形成对比强烈的画面感。
“窗前疑是霜华重,影射梅花半有无”则是对月光下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诗人将月光比作霜华,既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洁白与寒冷,又暗示了冬日的寒冷。同时,月光下的梅花若隐若现,既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意着生命的坚韧与美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与情感。
满目山河非典午,为米折腰何独苦。
便从彭泽赋归来,买得兰舟到江浒。
家中长物虽长在,黄菊可携松可抚。
五株杨柳万条烟,依旧清阴上门户。
逍遥九日坐篱下,那得香醪具尊俎。
故人忽使白衣送,不畏山村暮冲虎。
今宵倾倒期尽醉,己觉故乡皆乐土。
丹青写入图画中,峻节高风照千古。
西岩托名隐为乐,不向林泉向城郭。
闲时惟诵小山词,几度淮南桂花落。
玉堂仙客居玉峰,托交屯君情倍侬。
长梢写作风雨态,神妙不测生心胸。
风声萧萧雨声急,坐听风雨湘灵泣。
深掩重门草自青,凤毛零落谁同拾。
春云岂似秋云孤,九疑天远连模糊。
良宵何妨警蝴蝶,薄暮任教啼鹧鸪。
鹧鸪啼彻清尘俗,萧然恍若筼筜谷。
东坡先生有至言,人生不可居无竹。
迎云楼,迎云楼,远在越山之东头。
绮窗晴瞰鉴湖水,缃帘暮捲娥江秋。
波光云影相辉映,雕甍画栋凌斗牛。
楼中之子人莫俦,结构不为景物谋。
高堂有亲垂鹤发,别来几载生离忧。
音问疏兮甘旨缺,梦魂长向庭闱游。
凭阑日夕纵高望,望中惟见云飘浮。
白云无心自舒卷,游子有意徒绸缪。
目断飞云心杯休,思亲之意何悠悠。
羡均自是儒者流,读书明道遵孔周。
他年移孝事君王,令名应与怀英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