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前宿鸟飞,林外晓光微。
春色惊人早,云山与世违。
泉流采药径,花映钓鱼矶。
借问金门士,谁同萝薜衣。
岩前宿鸟飞,林外晓光微。
春色惊人早,云山与世违。
泉流采药径,花映钓鱼矶。
借问金门士,谁同萝薜衣。
这首明代诗人方弘静的《题李山人草堂》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山居图景。首句“岩前宿鸟飞”,以宿鸟归巢暗示夜晚的结束,黎明的到来;“林外晓光微”进一步渲染了晨曦初露的朦胧之美。接下来,“春色惊人早”表达了对春天来得早且生机勃勃的惊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云山与世违”一句,通过云雾缭绕的山峦,传达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隐逸之情。诗人漫步在“泉流采药径”,流露出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疗法的认同。而“花映钓鱼矶”则描绘了山间静谧的钓鱼场景,增添了诗意的闲适氛围。
最后,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借问金门士,谁同萝薜衣”,向读者发出疑问:在这如诗如画的环境中,还有哪位像李山人一样身着简朴衣物的高士相伴?这既是对李山人的赞美,也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知音的寻觅。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
生绡淡墨,向人心、谱出许多愁。
剩有垂杨金缕,几叶下寒流。
隐隐渔灯生处,锁潇湘、一派荻花秋。
问宾鸿点点,稻粱何在,生占白蘋洲。
回首西风故国,有芙蓉、塘外月如钩。
应是千帆数尽,人倚隔江楼。
此际离魂归去,正谁家、水调唱歌头。
甚无情图画,烟中不著一扁舟。
申江官舍,看桃花开后、柳丝如织。
伯始风流才启宴,此夜刚逢寒食。
烛下新妆,榴裙百褶,翻尽深红色。
那堪小妓,病来歌舞无力。
听莲漏将残,玉觞娇泻去,唇脂俱湿。
夜雨初过花毯上,尚见翠钿狼藉。
明日清明,来朝上巳,到处春堪惜。
勾栏未散,慢言今夕何夕。
谢庭玉树,乍临风,摇曳,乌衣巷里。
何处羊车还洛市,皎皎双瞳如水。
洗马清神,黄门隽格,少小能文史。
玄亭问字,慨然逢故人子。
相对芳树高轩,青灯残夜浅,流萤娓娓。
转盼河桥解缆去,搴尽江皋兰芷。
燕翼堪怜,凤毛有待,西水浮新芑。
春阳努力,眼中吾且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