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绡淡墨,向人心、谱出许多愁。
剩有垂杨金缕,几叶下寒流。
隐隐渔灯生处,锁潇湘、一派荻花秋。
问宾鸿点点,稻粱何在,生占白蘋洲。
回首西风故国,有芙蓉、塘外月如钩。
应是千帆数尽,人倚隔江楼。
此际离魂归去,正谁家、水调唱歌头。
甚无情图画,烟中不著一扁舟。
生绡淡墨,向人心、谱出许多愁。
剩有垂杨金缕,几叶下寒流。
隐隐渔灯生处,锁潇湘、一派荻花秋。
问宾鸿点点,稻粱何在,生占白蘋洲。
回首西风故国,有芙蓉、塘外月如钩。
应是千帆数尽,人倚隔江楼。
此际离魂归去,正谁家、水调唱歌头。
甚无情图画,烟中不著一扁舟。
这首清代严绳孙的《南浦·题朱孟辨芦洲聚雁》以生绡淡墨描绘了一幅秋夜芦洲的画面,诗人通过渔灯、荻花、雁群和月色,表达了深深的愁绪。"垂杨金缕"与"一派荻花秋"渲染了凄清的氛围,而"问宾鸿点点"则寓言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回首西风故国",勾起了对故乡的怀念,"千帆数尽"象征着旅途的艰辛和归乡无望。"离魂归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飘零之感,"水调唱歌头"则增添了哀婉的音乐元素。最后,"无情图画"和"不著一扁舟"揭示了诗人对孤独无依的感慨,以及对归宿的渴望。整首词以景抒情,情感深沉,展现了清末文人士大夫的离愁别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