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陶渊明归去图》
《陶渊明归去图》全文
明 / 徐庸   形式: 古风

满目山河非典午,为米折腰何独苦。

便从彭泽赋归来,买得兰舟到江浒。

家中长物虽长在,黄菊可携松可抚。

五株杨柳万条烟,依旧清阴上门户。

逍遥九日坐篱下,那得香醪具尊俎。

故人忽使白衣送,不畏山村暮冲虎。

今宵倾倒期尽醉,己觉故乡皆乐土。

丹青写入图画中,峻节高风照千古。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满目山河非典午”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而非世俗的权势与名利。接着,“为米折腰何独苦”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便从彭泽赋归来,买得兰舟到江浒。”这两句引用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故事,形象地展现了他乘坐兰舟,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情景。接下来,“家中长物虽长在,黄菊可携松可抚。”则描绘了归隐后的日常生活,虽物质简单,但精神世界却丰富而自在。

“五株杨柳万条烟,依旧清阴上门户。”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田园风光的宁静与和谐,即使岁月流转,自然之美依然如故。“逍遥九日坐篱下,那得香醪具尊俎。”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与世无争,享受着自然与美酒带来的乐趣。

“故人忽使白衣送,不畏山村暮冲虎。”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即便身处偏远山村,也有人心相依。“今宵倾倒期尽醉,己觉故乡皆乐土。”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与幸福,以及对故乡的深情眷恋。

最后,“丹青写入图画中,峻节高风照千古。”总结了诗人通过艺术创作,将这份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永恒地保存下来,成为后人传颂的典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陶渊明归隐生活的精神风貌和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美与向往。

作者介绍

徐庸
朝代:明

徐庸,字用理,吴郡人。采辑永乐至正统四代之诗,为《湖海耆英集》一十二卷、《南州诗集》五卷(小辋川乌丝栏钞本)、《高太史大全集十八卷》等。
猜你喜欢

病中食火山荔枝

前年夔州食荔支,同僚共赋新红诗。

妃子名园世所贵,不似诗史堂前奇。

去冬分符来南土,半月身行荔支圃。

三州嘉木皆眼见,更阅君谟向来谱。

临漳一种名火山,品虽云下熟则先。

从今渐入荔佳境,陈江未擘先流涎。

老病馀生怯嘉果,日啖那能三百颗。

慇勤为破绛纱囊,心火惊添火山火。

(0)

宿妙庭观

小小琳宫气象清,云軿遐想董双成。

灵丹炼就覆金鼎,仙鹤归来闻玉笙。

两绝老坡吟处境,千秋太白曲中名。

尘埃奔走东归客,寄卧一庵听雨声。

(0)

登清风楼呈通判宋子飞

苕霅水会处,楼高风快哉。

洲中白蘋动,天半故人来。

穆入周臣颂,雄胜楚客台。

飘飘玉川子,乘兴上蓬莱。

(0)

游东坡十一绝·其十

批风抹月五经年,吟尽淮南尽处天。

独与元之韩魏国,神交千古作三贤。

(0)

石门

兵忿虽云败,君臣义有馀。

石门能脱急,风义亦堪书。

(0)

郡圃无海棠买数根殖之

少陵诗史有遗阙,海棠名花辄湮没。

孤芳千载逢苏仙,竹篱一笑嫣然发。

我从蜀锦亭边来,遥入苍苍烟雨窟。

绮霞晓抹神女肌,香醪春醉明妃骨。

鲜鲜丝蕊垂更袅,点点燕脂匀未歇。

半含欲吐不胜情,沐露梳风睡明月。

为开酒尊苦多病,欲插一枝羞白发。

照眼千株未观蜀,回首十年深忆越。

何人好事呼名友,姚魏不容矜阀阅。

凝香有地胡不植,负郭无园何处谒。

不烦飞鹄衔子来,自买芳根带花掘。

明年高堂来燕子,想见繁红映林樾。

栽花老守在何许,雁荡山中采薇蕨。

凭谁为问花消息,有梦遥惊山突兀。

自惭不是召伯棠,那得诗人歌勿伐。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