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霅水会处,楼高风快哉。
洲中白蘋动,天半故人来。
穆入周臣颂,雄胜楚客台。
飘飘玉川子,乘兴上蓬莱。
苕霅水会处,楼高风快哉。
洲中白蘋动,天半故人来。
穆入周臣颂,雄胜楚客台。
飘飘玉川子,乘兴上蓬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清风楼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苕霅水会处,楼高风快哉”,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情境,清风楼位于苕霅两水交汇之处,楼阁高耸,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诗人通过“快哉”二字,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愉悦之情。
颔联“洲中白蘋动,天半故人来”,进一步描绘了水边洲上的白蘋随风摇曳,仿佛是远方友人的身影在天际间显现,营造出一种既具体又略带神秘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
颈联“穆入周臣颂,雄胜楚客台”,这里运用典故,将清风楼与古代文人雅士的颂歌和台阁相提并论,暗示了此楼不仅风景优美,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体现了诗人对清风楼的高度评价。
尾联“飘飘玉川子,乘兴上蓬莱”,以唐代诗人卢仝(字玉川)自比,表达了诗人如同玉川子一般,因兴致而登临仙境般的清风楼,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也寄托了他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闷见尘中光景促,仙乡来礼紫阳君。
人居淡寂应难老,道在虚无不可闻。
松桧稳栖三岛鹤,楼台闲锁九霄云。
羡师向此朝星斗,一炷清香午夜焚。
公侯延驻暂踟蹰,况值风光三月初。
乱落杯盘花片小,静笼池阁柳阴疏。
舟维南浦程虽阻,饮预西园兴有馀。
却笑田家门下客,当时容易叹车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