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彼尘俗喧,爱此清幽景。
雨馀山色佳,日落松阴冷。
不见草堂人,白云三万顷。
厌彼尘俗喧,爱此清幽景。
雨馀山色佳,日落松阴冷。
不见草堂人,白云三万顷。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逃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过程。他厌倦了世俗的喧嚣,向往着自然界的清幽与宁静。诗中通过“雨馀山色佳,日落松阴冷”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雨后山色之美,以及夕阳西下时松林间清冷的氛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不见草堂人,白云三万顷”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隐逸之感。诗人似乎已经融入了自然之中,与世隔绝,只有白云相伴,表达了对自由与纯净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远离尘世、亲近自然的画面,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理想境界。
人心本虚灵,物欲有时蔽。
所以古哲人,浣之不容置。
动静交有养,内外互相制。
如水决其污,如镜去其翳。
一疵不复存,万理咸森备。
事物纷然来,顺应无少戾。
弥纶参赞功,毕竟由此致。
李公学古徒,颜轩恒自励。
日新功已勤,非徒美观视。
施于政事间,动与古人契。
功业日以隆,未测其所至。
吾将睹其成,勖哉慎毋替。
鲛人暗处冯夷国,织出丹绡如血色。
龙王窃夺龙女哗,碎裂一声飞作花。
铁网千年沉海底,网得珊瑚价无此。
剪裁不用并州刀,五出妆成三尺高。
舶商载归冻不折,入手火星弹指热。
君不见惊人岂在红颜子,鼎味元生清白里。